今年国庆档,原本看好的《攀登者》一路掉队,不论是豆瓣评分还是票房都落后了一大截,《攀登者》的影评之前已经写了,大家感兴趣可以戳这里。之前完全没想到票房评分双高的竟然是《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一部献礼片来说有点惊喜。
现在国庆档即将过去,《中国机长》票房一路逆袭,大有要反超《我和我的祖国》的架势,现在票房破20亿。
《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事件川航事件,挡风玻璃破碎的前提下,机长临危不乱带领乘客安全迫降成都双流机场。这个事件我记得当时在热搜上霸屏,大家纷纷感叹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采访和纪录片,原型事件足够牛逼,当时看到改编的时候就觉得稳了,一般来说真实事件足够强的打底下,只要导演不作死,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当然《攀登者》不算……那属于导演作大死。
川航事件的内容量绝对是可以支撑起一部电影的,机长遇到险情之后该如何抉择,机组成员和乘客之间的戏剧张力,或者幕后的故事,飞机的挡风玻璃到底为什么破碎了?
不过现在川航事件还在调查当中,所以几乎不能从幕后调查入手,只能拍机长处理险情的这场戏,所以有点遗憾一直到电影结束都不知道飞机出事故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一直以为会在电影里看到失事原因。这个题材拍的太早了,如果有专业的现实调查报告支持,这部电影应该内容上会更丰富。
《中国机长》前半段拍的很不错,开头机组人员检查的时候一系列专业名词蹦出来,我相信应该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这么专业的飞机起飞幕后故事。
大家都坐过飞机,但很少了解机组人员的工作,机长确定飞机状态,空姐们检查机舱安全,机组人员如何开启一天的工作,空姐都会遇到什么样刁钻的乘客,我们遇到险情之后该怎么处理。这方面拍的挺好的,可以当做民航宣传片来看,看完之后会让你有兴趣去了解更多安全知识,会更愿意去配合机组成员。
一直到飞机挡风玻璃突然破碎,欧豪饰演的副机长毫无预料的被甩出窗外,电影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紧张阶段。
而且拍的很浅显易懂,观众一眼就能明白接下来的困难是云层,怎么绕过去,下一刻困难是在撞上雪山之前保持飞行高度。地面工作人员和机长对接的时候会在旁边以字幕的形式交代已经进行了多长时间,目前什么高度,还有多少公里才能返航?困难交代好了观众才能入戏。
而且因为是现实事件改编,一直会让你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设想,要是我坐在这架飞机上该咋办?当他们遭遇危险的时候你也会紧张,当他们最后安全的时候你也会放松。
我看的那场有观众在机长脱险的时候叫了一声“牛逼”,看到他们吃火锅的时候喊了一声自己也想吃火锅。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这就已经算是成功了,起码做到了让观众感同身受,现在豆瓣7.0的分数我个人觉得很合适,所以票房这么高是有原因的。
但《中国机长》只是做到了不烂的地步,他距离优秀和好还有一大截要走,7分到8分电影的分水岭他还没迈过去。
《中国机长》里拍摄飞机遇难处理险情的部分大概只占了一半,所有关于遇险的桥段都是最精彩的,那么剩下的一半不知道是导演关于遇险没得拍了还是必须要给明星加戏,你感觉这片子到后面就开始大规模“注水”。
注水的主要成分是毫无意义的客串演员,以关晓彤饰演的航空爱好者为主,你完全不知道这个角色是干啥用的,网友只能强行给她“加戏”,她是不是袁泉饰演的乘务长的女儿?还是张涵予饰演的机长的私生女?要么这场阴谋难道是她策划的吗?
到底是啥好歹给个理由吧?就因为是个航空爱好者?为了突出当时情况多危险?关晓彤这条线删掉真的对剧情没有一丁点影响。
我去查了一下是有原型的,当时她是第一个发现航班出现了问题发表到社交网络平台。那这就是导演的锅了啊,原型人物是第一个发现有问题曝光问题。电影里拍的像是在网上发现了问题然后瞎跑瞎观测,除了跑来跑去啥也没干。
剩下的头等舱里孟子义饰演的要去拉萨洗涤心灵的女人,你也不知道为啥她存在,杜江还要上去尬聊,问题杜江前一秒不是还跟baby恩爱有加吗?怎么一回头就勾搭上别人了?
如果杜江真的是个爱谁撩谁的渣男,baby听到他遇难的消息的难过镜头就立不起来了吧?你为老公担惊受怕,你老公在天上撩富家女。
去深扒了一下,背后还有女明星要求导演加戏事件,这里不展开了,展开太像八卦论坛了。
你看的时候能感觉到导演好艰难,一脸懵逼,上头要求了这些明星得露脸,我得想方设法塞进去。
一众大牌明星过来刷脸,anglebaby、关晓彤、孟子义等等一众演员我都觉得删掉之后完全没影响。反而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要时不时的给个特写镜头,还导致有点出戏,冲淡了原本紧张刺激的场面。
地面组演员太太太多了,这些塔台其实合并一下有一两个就行,结果要给明星露脸,每个地面工作人员的戏份巨多,而且这位朋友你戏过了啊喂!
电影名字叫《中国机长》,但其实机长的戏份并不多,其实是个以机长为主的群像戏。《萨利机长》名叫萨利机长是真的完完全全以萨利为主角拍摄的,萨利处理险情只是这部电影其中特别小的一部分,后续带给萨利的影响才是重头戏,出名对他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一种困扰?经过这种生死时刻之后人生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应对事后的调查?戏眼一直牢牢在机长本人身上。
相比《中国机长》来说,咱们这部应该改名叫《川航之难》之类的名字会更贴题一点。导演给每个人背后都试图增加一段故事,但最后都没立起来。
空姐张天爱和副机长欧豪之间的爱情戏到底是咋产生的?最后为啥就在一起了?是不是为了凹剧情硬上的?起飞之前张天爱觉得他好无聊,落地之后就在一起了?
袁泉刚出场的时候坐在车里,到底为啥满脸不高兴?最后解决了?
李沁演的空姐之前摔倒了到底是哪里受伤了?为什么爬起来的时候感觉还很健康,结尾的时候却要躺在担架上才能下来?
欧豪演的副机长到底在飞机外头挂了多长时间?他的伤口到底严不严重?为啥下来第一时间没去就医,之前挡风玻璃破碎,还遭遇了冰雹,欧豪到底怎么抵御的极寒天气和缺氧状态?
太多太多的问题没解释清楚,最后咣当一下给个一起吃火锅的镜头,只能猜测应该是圆满了,而且这是广告植入吧。其实更想看这个事件对她们生活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结果好像只是让他们更热爱生命了。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感觉这么大的事件有点太浅了。
《中国机长》如果跟同样改编真实事件的《攀登者》相比,那绝对是优秀的,起码没设什么尿点,能一直牢牢抓住你。但如果跟《萨利机长》相比,那可能就弱的不是一点半点了。
有点可惜《中国机长》和《攀登者》都是改编自真实事件,但都让人感觉有点浪费这个题材,总觉得这个母题可以拍的更好。
现在我们的现实事件改编的商业电影刚刚起步,目前只有《我不是药神》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票房和口碑都保住了。《攀登者》也失败了,如何平衡现实感和艺术成分,让电影不至于那么夸张和过于娱乐化,这条路真的还有很长要走。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