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据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在22日晚召开的湖北省政府首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杨云彦介绍说,目前湖北省已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中,已经治愈出院28例,仍然在院治疗399例,重症71例,危重症24例,均在各类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556人,已解除医学观察863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1693人。
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来自哪里呢?
“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可能性比较大的比如说像竹鼠、獾这类的野生动物。”在1月20日晚央视的一档专题节目中,接受连线采访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首次披露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在湖北武汉首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和那些被食用的野生动物,也就是俗称的“野味”关系密切。
继钟南山和高福两位院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来自野生动物后,1月22日,中国学者最新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将前述野生动物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将可疑对象锁定到蛇。
该论文的标题是《新型冠状病毒纤突蛋白的同源重组可能促进了从蛇到人的跨物种传播》(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within the spike glycoprotein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coronavirus may boost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from snake to human),由北京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22日在线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该论文称,研究人员对前述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评估这些序列中的RSCU。然后将前述的冠状病毒RSCU与不同物种动物基因序列的RSCU进行比较。
前述论文称,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动物相比,蛇最有可能是携带前述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
此外,前述论文称,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重组病毒,病毒的重组区域位于病毒的纤突蛋白。该蛋白如同一把工具,用于识别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撬开细胞的防护之门。新型冠状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来自蝙蝠冠状病毒。
23天前,2019年12月30日,湖北省武汉市聚集性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消息传出。疫情最早发生地为武汉华南海鲜城,海鲜城内实际存在大量野味交易。
而在湖北武汉,当地的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实施办法》也规定,出售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附有检疫证明。
这也意味着,如果商家没有获得许可和检疫证明,即使是54种允许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也不得随便售卖。
销售和食用野味不仅有违法违规的风险,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可预知的伤害。
在2003年的SARS疫情中,最早的多个感染案例均与当地野生动物市场密切相关。随后的研究发现,一种野味——果子狸是那次SARS病毒的重要宿主,果子狸体内的SARS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存在99%的基因同源性。
所谓“病从口入”再一次证明不吃未知的野生动物不仅是敬畏自然,更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的负责。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坚持科学的防疫很重要,而预防呼吸道疾病这五招很关键:
1.日常防护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换,一次性使用。
2.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3.老人、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尽早接种当季的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
4.勤通风,加强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5.勤观察,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警觉,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疑似症状应及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并及时就诊,避免拖着不治引起严重后果。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