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张曼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1月26日至4月6日,北京医院先后3批共151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危重症病房,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0人,治愈率在90%以上。
在4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医院院长、医疗队领队王建业介绍,在救治方面,医疗队的核心原则是多学科团队合作。除了呼吸、重症科室,心脏内科、放射科和中医科等科室的作用也很大。比如,中医科的医生每天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理,辅助性治疗,增加免疫力,加速患者的康复。“除了这些以外,更有特色的一个是放射科,我们去了一位专家教授,是放射科副主任,专门去看肺CT的片子。”王建业说,放射科的医生甚至梳理了患者之前在其他医院拍的片子,而且在之后的治疗过程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逐一筛查随访的片子。“有的患者核酸检测已是阴性,但是放射科医生看了片子以后发现,其肺部病变还没有完全消失,不建议出院。在我们治疗的100位患者中,除了4位死亡,其他出院的病人核酸检测转阴以后没有复阳的,放射科大夫发挥了很大作用。”
面对中老年重症患者居多的情况,北京医院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在老年重症患者救治方面发挥多学科团队优势,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北京医院常务副院长奚桓介绍,得益于在长期的日常医疗工作中形成的很好的老年医学工作的团队和理念,医院在组建医疗队,特别是组建第二批123人医疗队的时候,就已经根据前方传回的信息,组建多学科的团队。
如何让这个团队发挥作用?奚桓进一步介绍:“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联合会诊查房机制,让病区内、病区外,医院和驻地能够实时有机结合在一起,必要时还调了远程会诊设备,可以和医院的大后方专家团队进行会诊。我们实时和病区联通,实际是在进行联合查房,当讨论完患者的病情,前方在病区的医生马上可以开医嘱,提高了效率,各专业的专家都充分发挥了作用。”比如,北京医院比较早期就关注到有的患者有凝血机制异常的问题,基于多学科团队有相关经验,很早就开展了预防性抗凝治疗,以及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加强的治疗性的抗凝治疗。此外,就炎症风暴来说,风湿免疫科、肾内科以及血液科的专家,结合日常工作和新冠肺炎的情况,制定了使用抑制炎症风暴反应的抗体药物的使用标准。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