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大表姐
最近研究了下非典时期的股票和经济,想在武汉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学习学习历史的经验。
其中看到,巴菲特在2003年4月前,非典最严重的时候,买进了中石油,4.88亿美元买入,4年后40亿美元卖出,整整翻了8倍。
巴菲特买中石油,和非典这件事儿有没有关系,让我产生了好奇。
于是顺着往下挖了挖……
散户和巴菲特买中石油的故事
很多资深股民应该都印象深刻,中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A股发行上市,当日最高价达到48.62元的历史高点,174万散户追进,一年之后跌到不足8元,之后十几年,股价一直贴地爬行,一蹶不振。
中国石油A股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散户买中石油的结局,可以说几乎全部被套牢,且跌幅之大、翻身之难,后来成为中国股民最心痛的回忆往事。
网上流传着一个悲伤的段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而买同样一只股票,股神巴菲特的故事,却是赚得钵满盆满。
在2008年公布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07》中,巴菲特亲自写了卖出中石油这笔交易的具体情况:
去年我们有一笔很大的卖出。在2002年和2003年,伯克希尔用4.88亿美元买入中石油公司(petrochina)1.3%的股权。按这个价格,中石油公司的价值大约为370亿美元。查理和我那时感觉,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大约应该为1000亿美元。到2007年,两个因素使得它的内在价值得到很大提高:油价的显著攀升;中石油的管理层在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上,下的大工夫。到去年下半年,公司的市值上升到2750亿美元,大约是我们在与其他大型石油公司比较后,认为它应该有的价值。所以,我们把手里中石油的股票卖了40亿美元。
注:我们为在中石油交易上的收益向美国国税局缴纳了12亿美元的税。此笔税款大约够美国政府运作4小时的费用,这包括了国防、社会保障等,我能叫得出的所有费用。
中石油早在2000年4月就在香港上市,2007年才登陆A股,巴菲特当时买的,是港股。
从2002-2003年买入,到2007年卖出,恰好是中石油在港股走出黄金上涨行情的一段时期:
中国石油H股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股神就是股神,从这样一只套牢广大散户的神股上,唯独他,赚到了大钱。
买入和卖出的时间点,都恰到好处。
但2003年买入中石油,真的是因为非典吗?
巴菲特为什么能投资中石油赚钱?
对于伯克希尔投资中石油,后来有股东提出过质疑,巴菲特专门做过解释,他说,他只是读了中石油的年报,认为2002-2003年公司股价严重低估,在没有调研公司、没有做管理层访谈的情况下就投了。
巴菲特进一步解释,他对石油行业非常熟悉,中石油的年报就像雪佛龙石油(Chevron)和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一样通俗易懂,他评估了中国石油的其他业务,包括原油、提炼油品和化学产品,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石油价值1,000亿美元,但在股市只值370亿美元。
巴菲特买进中石油的时候,中石油利润有120多亿美元,按照370亿美元的估值,市盈率才不过区区3倍,同时中石油每年的股息也非常高,这笔投资可谓稳赚不赔。
其实我本来以为,巴菲特在非典期间买入中石油,这笔投资多少和非典会有些关系。
但仔细看当时的数据,即便是股价,从2003年1月到4月几乎也是平稳的,并没有因为非典而下跌形成一个抄底的底部。
所以巴菲特买中石油,仍然是用他长期坚守的选股方法和逻辑,去做出的投资判断。而这个判断,和非典几乎无关。
我们对照股神坚守的价值投资方法,来看一看这笔投资:
1、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投资
石油行业是巴菲特非常熟悉的行业,所以他能仅凭年报,和对未来收益的预估,判断出中石油是一个股价大幅低于内在价值的大便宜,可以捡。同时,巴菲特对石油价格也非常了解,他当时也判断出了油价会显著攀升,中石油的管理层在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上面下了大工夫,这些都能进一步提升股票的价值。
2、安全边际
巴菲特判断中石油当时的内在价值是1000亿美元,而市价仅仅370亿美元,这笔投资有足足6成多的安全边际,可谓非常稳健和安全。
3、石油行业有很强的护城河
石油在中国是一个垄断的行业,中石油当时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丰富,这使得中石油天然具有很强的护城河优势,竞争对手很少,几乎无竞争。
4、长期持有
巴菲特从2003年买入到2007年卖出中石油,整整持股4年。
2007年卖出,是因为中石油股价大涨,公司的市值上升到2750亿美元,已经达到内在价值,再继续涨就是价格大于内在价值了,所以巴菲特选择了卖出。虽然当时并没有卖在最高点,但从4.88亿美元到40亿美元,也足足翻了8倍。
其实炒股票,很难有人能买到最低点和卖到最高点。价值投资,以内在价值为基准,在合适的价位买入和卖出,就能做到足够好。
在石油股上,股神也栽过跟头
中石油的这笔投资,巴菲特的操作可谓非常成功。
但我要来个彩蛋,因为股神也是凡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这本书中介绍过,2007—2008年,巴菲特从中石油赚到钱后,把资金又投向了另一家石油公司,即康菲石油公司(Conoco Phillips)。
后来巴菲特说,在「恐怖的时机」下,因为石油价格跳水,在2009年和201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出售了大约2/3的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此笔交易中遭受的损失和它在中石油赚到的钱大致持平。
这个错误,巴菲特在2008年致股东的信中亲自承认过:
此前我曾经提到过,去年我犯了一个严重的投资错误 (可能还有很多,只是这个被发现了而已)。查理或者其他人都跟此事无关。在油价和天然气价格接近最高点时,我购买了大量的康菲石油公司股票。我没能预计到2008年下半年能源价格的戏剧性下跌。我仍然认为未来石油价格会比现在的40-50美元高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错得离谱。即使石油价格回升,我选择购买的时机也让伯克希尔消耗了数十亿美元。
看到股神主动公开承认错误和反省的态度,就能理解为什么世界上做投资的人那么多,长期能封神的却只有寥寥几个。
没有人投资能100%成功,长期投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从对和错的交替过程中总结出更多的经验,提升自己对各种事物认知的能力和边界。
所以巴菲特投资中石油的成功,完全是在他的能力圈范围内,按照他一贯的选股标准做出的准确判断,但也有一些运气,就是在持股时期内,没有碰到油价大跌的意外事件。
像病毒疫情如果不至于影响公司价值,那短期内的影响只是价格;
油价暴跌这样的事件,影响的是公司价值,就需要有能力提前判断。
所以归根结底,如何提高自己发现和判断公司核心价值的能力,才是对长期投资来说最重要事情。
巴菲特自己,是从中石油的成功和康菲石油的失败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的,因为他后来还在买能源股票,并且赚到了更多的钱。
编辑/Jeffy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