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东大会倒计时!“低调工作狂”阿贝尔将成股神接班人?

[摘要]2018年初,阿贝尔被任命为伯克希尔副董事长,全面负责公司的非保险业务,这些子公司业务覆盖范围广阔,既有地方性的家具连锁店,也有金霸王电池、Fruit of the Loom内衣和DQ冰淇淋这样的全球性大品牌。

腾讯证券5月2日讯,北京时间5月3日凌晨4点45分,巴菲特股东大会将正式举行,受疫情影响,2020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将史上首次在线上举行。今年,巴菲特宣布,芒格不出席股东大会,取而代之的是57岁的伯克希尔副董事长阿贝尔。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阿贝尔将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身为巴菲特热门接班人的阿贝尔究竟是谁呢?

没门牙的加拿大人

阿贝尔(Greg Abel)总是喜欢和别人讲述一个故事。

多年前,他当时是爱荷华州电力公司MidAmerican Energy的总裁,某天突然听说前总统老布什要到公司总部所在的DesMoines来,因为其子,即后来的小布什总统要在这里宣布参选的决定。阿贝尔决定代表公司去接前总统,并和他讨论一些能源问题。

按照计划,阿贝尔应该到拉斯维加斯去接老布什。他在前一晚来到宾馆,在自己房间里用了晚餐。大约两周前,阿贝尔一颗多年前在运动时受过撞击的门牙终于脱落了,装了假牙,但还没有完全习惯。他饭前将假牙取掉,放在餐盘上,而饭后直接把餐盘放到了走廊里。直至睡前刷牙时,他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嘴巴,才想起假牙的事,赶忙到走廊中去寻找,还请求旅馆帮忙,但是大伙儿折腾了好一阵子,也没有找到假牙的踪影。

第二天上午去见前总统的时候,他努力总是侧着身子和老布什说话,希望对方不要注意到自己嘴里的异常。听了他的解释后,老布什表示理解,并且安慰他没关系,尽量放松下来。不过,从那之后,老布什每次提到阿贝尔,都不会再称呼他的名字,而是叫他“没门牙的加拿大人”。

这个故事里的阿贝尔简直是窘到不行,令闻者忍俊不禁,觉得他非常有趣,同时几乎忘掉了他是能够同时见到两位总统的人。或许,这正是阿贝尔讲这个故事的真正目的。

现在,阿贝尔所处的地位,影响力还要比当年大出许多。2018年初,阿贝尔被任命为伯克希尔副董事长,全面负责公司的非保险业务,这些子公司业务覆盖范围广阔,既有地方性的家具连锁店,也有金霸王电池、Fruit of the Loom内衣和DQ冰淇淋这样的全球性大品牌。阿贝尔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伯克希尔度过的,而这次提拔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了公司的传奇掌门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可能性最大的接班人之一。

模糊不清的形象

当然,阿贝尔也面对着强大的竞争对手,伯克希尔同时还提拔了另外一位副董事长,即负责保险业务的贾因(Ajit Jain)。两人同时上位,不分轩轾,自然又引发了一波巴菲特到底属意谁的猜测。“贾因和阿贝尔都是罕见的天才。”巴菲特在当年度的股东信当中写道,“身上都流动着伯克希尔的血液。”

阿贝尔最主要的成就大多都是在公用事业领域取得的。伯克希尔的能源子公司之所以能够从几乎一张白纸发展到今天年营收约200亿美元的规模,他是最大的功臣。然而,他本人并没有因此而得享大名。甚至是他身边的朋友和同事,眼中的阿贝尔形象也不是那么清晰的。大家都说他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但是又举不出哪怕一个例子。大家都说他有幽默感,但是又回忆不起他讲过什么特别有趣的段子。大家都说他有自己的政见,但是又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描述出那到底是什么。

在长达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当中,阿贝尔接受媒体采访的次数屈指可数。2018年,福克斯新闻网的镜头罕见地捕捉到了阿贝尔,他正在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组织的一次慈善马拉松。当时的阿贝尔身穿T恤、头戴棒球帽,非常不起眼,在话筒前,他表现得非常友好,但是嘴里说出的,全是一些套话:“这是我们的传统了,这非常棒!”

不过,在朋友们眼中,阿贝尔绝对是个精力十足的天才,拥有超高的效率,将工作视为生命,只不过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光芒掩盖在谦逊的斗篷之下而已。

不过,现在,哪怕他再不情愿,也肯定会被媒体放到显微镜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因为他也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毕竟,他可能会接替在世的投资传奇,执掌一家市值超过5295亿美元的综合企业。不管最后脱颖而出的到底是阿贝尔,还是贾因,又或者是其他什么人,大家都肯定会拿巴菲特来做参照,去审核新人的每一个决定——如果是巴菲特,他会怎么做?有太多的人选择伯克希尔的股票,原因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巴菲特。可是,关于阿贝尔(Greg Abel),外间的了解实在是太有限了。

因此,一个问题自然就浮现出来了——这个没门牙的加拿大人,真的可以获得人们的信任么?

独一无二的伯克希尔

伯克希尔是一家独一无二的公司。或者也可以说,这家公司就是巴菲特这个拥有一系列特殊原则的人的企业化投影。巴菲特从不愿意卖掉任何一家子公司,哪怕后者表现落后也是如此。在他眼中,派发股息就等于承认失败。拆分股票?那更是一种亵渎。他的公司现在已经拥有约40万员工,但是在他眼中,自己的工作就像修道士一样朴素——冥思把资金投入到哪里才能实现回报最大化。

不少巴菲特的长年老同事都将伯克希尔比作是一家博物馆,巴菲特这位眼光敏锐的老馆长多年以来收集了大量的企业展品,只要这些展品不出毛病,他就不会去随便挪动,因为他最大的兴趣,总是在于添加新的展品。

巴菲特当然有充分的资源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策略的核心一直都是收购保险公司,再利用保险客户的保费去投资其他领域,如果可能尽量直接收购一家公司。巴菲特旗下不少最优秀的子公司都是家族企业,他在收购时就明确宣布要长期持有。

于是乎,伯克希尔便成长为现在这样一家兼收并蓄、高度复杂的企业与投资的混合体。他们拥有十几家主要的保险子公司,包括Geico和General Re等。他们也有一个巨大的股票投资组合,覆盖了苹果、可口可乐、高盛等。此外,他们还有超过五十家非保险子公司。具体而言,这些子公司覆盖的行业包括内衣、建筑材料、珠宝、集装箱、糖果、电池、特种化学品、床垫、飞机部件、冰淇淋、军服、电动播种系统、连体衣、派对用品、驳船、鞋靴等等。

神奇的巴菲特居然还能够将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企业的各种细节装进自己的大脑当中。在伯克希尔年会上,面对着众多的信徒,巴菲特经常可以就任何一家子公司提出自己的明确看法。阿贝尔2018年被任命负责所有非保险业务,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学会像巴菲特那样去梳理和掌握同样的信息。他必须去会见所有的首席执行官们,理解他们的资本需求,帮助他们进行较小规模的附加收购的决策。

与此同时,他还在伯克希尔的董事会有自己的席位,这就意味着他在公司该如何花钱方面也是有发言权的——尽管终极权威无疑还是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档、副董事长芒格(Charlie Munger)。

对于伯克希尔的高管们而言,能够直接向巴菲特本人汇报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现在,所有非保险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要先向阿贝尔汇报了。

伯克希尔旗下Johns Manvillle 是一家绝缘材料、屋顶等建筑材料的制造商,公司首席执行官莱因哈特(Mary Rhinehart)表示:“在我看来,阿贝尔管理生意的方式与巴菲特是很相似的。他们都是采取基于需求的方针。如果我有事,就可以给他打电话或者发邮件,他立即就会做出反应。”

她现在还是和过去一样,每月给总部发去一份报告,阿贝尔上任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他很快就能够透彻掌握情况。”莱因哈特评论道,“有些事情我可能只是提过一次,但是几个月后,他都会依然记得。”

卡尔加里的TransAlta是MidAmerican的合作伙伴,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法瑞尔(Dawn Farrell)评价阿贝尔:“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他每天每小时能够完成的工作量,我认识的人再没有一个比得上。”阿贝尔将这归功于自己母亲的严格教育——早在幼儿园时期,每天放学后,目前都会要求他坐下来,复习今天学到的东西。

从普华永道起步

阿贝尔出生于1962年,在埃德蒙顿长大,父亲为一家叫做Levitt Safety的防火和环保设备提供商工作,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阿贝尔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Levitt Safety,负责装填灭火器。

阿贝尔的高中Bonnie Doon Composite High历来以学生之间经常打架斗殴闻名。2013年,阿尔伯塔大学向阿贝尔颁发了卓越校友奖,在当时的视频当中,他的妹妹希瑟(Heather MacBeath)回忆起了阿贝尔高中时的一段往事。当时,她在家里举行一场小型派对,一些参与者喝多了,开始故意毁坏家里的洗衣机和甩干机,局面渐渐失控,“一个电话过去,五分钟之内,我哥哥就带着一群朋友赶来了,家里被迅速‘清理’干净了”。

根据阿贝尔高中保留的记录,他并不怎么喜欢读课外书,最爱的就是橄榄球。当时,班里的同学并不认为他将来会取得多大的成就。高中毕业时,大家写下自己未来的志愿,同学们写的是“别进监狱”、“离开这个鬼地方”、“发大财”之类,而阿贝尔写的却非常实际,也可以说非常无趣——“上阿尔伯塔大学”。

在Levitt Safety获得了小小的一笔奖学金之后,阿贝尔如愿进入了阿尔伯塔大学,于1984年以商学士身份毕业,先是在埃德蒙德的普华永道分部工作,后来搬去了旧金山。

普华永道的客户当中有一家小规模的地热公司,叫做CalEnergy。在经过一些重组后,该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内部会计团队,他们很自然就想到了阿贝尔。当时雇用了阿贝尔的首席财务官希尔维亚(John Sylvia)回忆道,这是因为他“脾气随和好打交道,而且从不会激动和不安。他似乎拥有某种窍门,总是能够敏锐地发现什么东西现在在哪里,将来应该在哪里,又该以怎样的行动让它去往那里”。

CalEnergy当时的首席执行官索科尔(DavidSokol)以严苛、高压的管理方式闻名,不少人都因为无法接受而离开了公司。后来成为公司总裁的梅森(ThomasMason)评价道:“他实在是太苛刻了,对高管也是如此,每时每刻都在施加压力,哪怕别人已经筋疲力尽。”

退一步进两步

不过,那些不会惊慌失措的人和索科尔打交道就没有问题,而阿贝尔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事实上,索科尔后来成为了阿贝尔职场生涯当中的贵人之一,两人至今还保持着友谊。索科尔很早就发现了阿贝尔有远大的抱负,是不会满足于永远做一个和数字打交道的会计专家的。

他建议阿贝尔出任公司一家电厂的负责人,去获取管理经验,但是这份新工作的收入不及现在的岗位。阿贝尔欣然接受。索科尔回忆道:“这世上只有极少数人真正懂得退一步才能进两步的道理,而他正是那极少数之一。”

1996年,CalEnergy收购了一家英国公用事业公司。在整个收购交易期间,索科尔一直以阿贝尔为自己的助手,后来正式提出交易结束后请他负责那家公司。交易完成一个月之后,阿贝尔带着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和三名子女都不足7岁的子女迁往英格兰。收购对象以前是一家国企,人员臃肿,动作迟缓,阿贝尔来到后削减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他还在当地迅速发现了新的机会,又收购了一家电厂,并拆分了不想要的资产。

到1999年,CalEnergy在收购了一家爱荷华州公用事业公司后正式更名为MidAmerican,阿贝尔回国出任总裁。正在这一年,索科尔十几岁的儿子因为霍奇森淋巴瘤去世,这场悲剧对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真的想继续管理这家公司——在此之前,管理上市公司的条条框框就已经让他不胜其烦。

于是,索科尔对董事会提出,要么自己辞职,由阿贝尔接任,要么自己干脆将公司私有化。董事会接受了私有化的提议,但是投资银行家们却只愿意拆分这家综合企业,索科尔私有化的热情也渐渐开始消退了。

这时,公司的董事之一小斯科特(Walter Scott Jr.)在会上提出不妨去见见巴菲特。小斯科特和巴菲特从小就是好朋友,他同时也是伯克希尔的董事。索科尔和巴菲特一起吃了一顿早餐,伯克希尔迅速做出决定,在一笔90亿美元的交易当中收购了索科尔公司75%的股份。

巴菲特对这个收购对象非常满意,因为MidAmerican的策略本质上和巴菲特是一致的——寻找机会购买价格低估的优质资产。伯克希尔的支持使得MidAmerican获得了未来收购的必要资本,同时也再也不必去理会念头变幻无常的公开市场。在首席执行官索科尔和总裁阿贝尔领导下,他们的公司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时间当中又做了几十笔交易。从2000年到2011年,MidAmerican的总资产规模一路从38亿美元猛增到477亿美元。

他们会始终拿着一份长长的潜在收购对象名单,仔细研究每一家,以确定哪家有机会收购,又该如何予以整合。“正是因为这种预先的研究,我们才能够抓住每一个真正的机会。”索科尔解释道,“当机会浮现出来,我们才可能非常迅速地行动。”

资产负债表洞察家

在他看来,阿贝尔拥有一种罕见的技能组合。他有发现机会的洞见力,有一点点去消化各种细节的耐心,也有组织、管理和激励团队的能力。阿贝尔理解资产负债表的能力尤其让索科尔觉得是无价之宝。他记得,有一笔交易当中,阿贝尔准确地计算出了收购对象资产负债表当中隐藏的现金,让MidAmerican捡到了一个大便宜。“阿贝尔对他们资产负债表的理解比他们本人还透彻。”

事实上,每一个曾经与阿贝尔共事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TransAlta前首席执行官斯奈德(Steve Snyder)评价道:“阿贝尔可以轻松地在宏观的战略讨论与针对一家特定工厂特定问题的细节讨论之间自由切换。”斯奈德回忆,自己有一次和阿贝尔讨论一个加州新输电线路计划时,阿贝尔提出,根据当下的计划,线路所经地方的土地拥有者并没有充分的动机出售土地。“对于当时的MidAmerican而言,这只是一个极小的项目,他居然还能够想到加州土地所有者是否愿意出售财产的细节。”

不过,阿贝尔并不是一名微观管理者。曾经在MidAmerican一家子公司担任总裁的瓦尔耶(Richard Walje)曾经建议阿贝尔来给新收购的公司取个新名字,但是“他说,‘我听着原来的就不错’。我之前为其效力过的高管都不会像他这么做”。

2007年,索科尔打算退下来,让阿贝尔接任首席执行官。可是,巴菲特却不赞同,这倒不是因为他怀疑阿贝尔的能力。索科尔解释道:“这是巴菲特的天性,他就是不喜欢改变。”六个月后,索科尔再度来找巴菲特,告诉后者阿贝尔其实已经在首席执行官的位子上干了好一阵子了,只不过没有获得那个头衔而已。

到了这时,巴菲特还是不希望索科尔离开,最后,索科尔将问题提交给了伯克希尔的董事会。他回忆道,当时巴菲特突然瞪了他一眼,但是他就当作没看见。从2008年开始,MidAmerican实质上就一直是阿贝尔在负责了。

管理一家这样体量的能源巨头,阿贝尔自然不可能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朋友们说,宝贵的一点空闲时间,他都花在了自己的家人身上。他的孩子们还都没有成人,三个来自第一段婚姻,还有一个小儿子是第二任妻子所生。阿贝尔在Des Moines的一位朋友曾经偶然撞见他在体育场上执导自己孩子所属的袋棍球队,当时大吃一惊。

事实上,阿贝尔还执教过曲棍球队,成长于加拿大大草原地区的他,对于这些运动当然都是驾轻就熟,而且无比热爱——而且这也是一种家族传统。他父亲的兄弟西德(Sid Abel)是曲棍球名人堂成员,昔日运动场上的巨星,后来转作电视解说。

不可以有明确政见

虽然为人低调,但阿贝尔其实也很喜欢社交。他经常请朋友一起观看专业曲棍球和橄榄球比赛,每年感恩节都要和妻子在家里办派对,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他每年都会参加爱荷华州的政治交流活动Iowa State Fair,以及每年都会组织一群好友一起去乔治亚州打猎。

他不喜欢炫富,各种慈善行为也不能再低调,几乎难以察觉。比如,他的朋友们透露,他已经帮助过不知道多少遇到疾病问题的员工了。索科尔说,阿贝尔还曾经将一位过世员工的两个孩子一直供到大学毕业,“他不希望别人知道”。

公司更名MidAmerican,刚刚搬家到Des Moines时,阿贝尔和当时还是民主党候选人,不久后成为州长的威尔萨克(Tom Vilsack)见了一次面。威尔萨克请阿贝尔去见见自己的两位竞争对手房地产商奈普(William Knapp)和企业家康尼(Jim Cownie),说服他们认清形势,阿贝尔欣然接受,后来还和这两人都成为了好朋友。

不过,阿贝尔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似乎是个谜。奈普的说法是:“他总是将这深深隐藏起来。”多年以来,在州和联邦的层面,阿贝尔都捐出了数额不菲的政治献金,但是和哪一个政党都没有明确的联系。归根结底,他是在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做事,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与所有政治家处好关系。

在这方面,曾经从1999年至2007年一直担任州长的威尔萨克可谓深有体会。在上任的最初,他曾经考虑放松电力行业的监管,以促进可更新能源的发展。阿贝尔作为市场既有玩家当中最强大者的代表,自然不会喜欢这样的想法。不过,他的做法是就施政目标和州长来了一次真正的长谈,这是极为罕见的做法,因为大多数时候,商界领袖一般都是直接下命令的角色。威尔萨克回忆道:“他非常善于倾听,因为他不愿意对话发展到必须产生出赢家和输家的地步。”

最后双方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州长撤回了最初的计划,而MidAmerican同意淘汰一个老的煤电厂,进行换代,开始建立风电产能。正是在阿贝尔的帮助下,爱荷华州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风电第一州。

索科尔出走与重大考验

其实,阿贝尔和清洁能源的渊源是很深厚的,毕竟他职业生涯的真正起点CalEnergy就是一家地热公司。伯克希尔的能源部门已经在清洁电力方面总计投入了250亿美元。公司发言人表示:“阿贝尔先生一直都是支持可更新能源的。”只不过,这绝非是基于纯粹的理想主义。

曾经效力于CalEnergy 的梅森就坦言:“我们与其说是可更新能源的传道者和信徒,还不如说是努力寻找可行生存方式的独立发电厂。”索科尔也承认阿贝尔在推动公司向着可更新能源方向发展上是立了大功的,但是同时强调:“我认为,他这么做绝不是单纯为了拯救地球之类的。我们需要与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打交道,必须了解他们希望我们怎么做。”

事实上,在一些环保团体看来,阿贝尔绝非无懈可击。“你以为他是在扮演向着清洁能源经济方向前进的领导者角色,但是事实并不是那样。”草根环保组织Sierra Club的Beyond Coal Campaign副主管雷音德斯(Elizabeth Katt Reinders)指出,虽然MidAmerican最近几年已经淘汰了四个煤电厂,但是目前还有五个在爱荷华州继续运作,而且尚未有逐步换代的计划。根据Sierra Club的数据分析,MidAmerican依然是美国排名前二十的煤电排放大户之一:“他们还是必须为规模巨大的碳排放负责。”

这些年下来,推测谁会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已经成为了华尔街历久不衰的某种游戏。索科尔也曾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但是他明确表示,自己根本无意于此。从这个角度说来,索科尔的离开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对阿贝尔人品的测试——如果阿贝尔是另外一种人,他们的友谊可能就不会保持下来。

索科尔最终是2011年自己从伯克希尔出走的,当时他正负责伯克希尔旗下的航空公司NetJets,突然就爆出了丑闻。人们后来发现,在伯克希尔以90亿美元收购化学品公司Lubrizol两个月前,他大量买进了该公司的股票。

伯克希尔董事会指责索科尔违反了公司的行为准则,在自己对Lubrizol兴趣方面误导了董事会,而索科尔予以否认。证监会也曾一度展开调查,但是后来并未提起任何诉讼。“最后是巴菲特从背后给了我一刀。”索科尔回忆道,“这是我们两人最初都不会想到的。”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和巴菲特说过一句话。

阿贝尔的上级正在斥责他最好的朋友之一(巴菲特说索科尔的做法“不可原谅”,芒格也说他是“自大狂”),这就让他面临着极为艰难和窘迫的局面。不过,在新闻爆出后,他还是成为了最早给索科尔打电话的人之一。“他知道那不是真的。”索科尔回忆道,“他说,‘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是朋友,永远都是’。”

阿贝尔与贾因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一变故也没有动摇阿贝尔对巴菲特的信任,他继续担任MidAmerica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带领其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地盘不断扩张,2013年斥资100亿美元收购了拉斯维加斯的NV Energy,2014年又杀回加拿大阿尔伯塔老家,以27亿美元收购了输电服务提供商AltaLink。也许是因为服务覆盖的地区越来越大,MidAmerican的原名已经“名不符实”,正是在2014年,伯克希尔总部将公司更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阿贝尔继续担任执行董事长。

在阿贝尔主持下,这一子公司现在已经拥有大约920亿美元资产,营收和税前收入占伯克希尔总数的大约8%。他在收购交易方面的表现尤其令人羡慕。一般来说,企业收购交易当中,以失败收场者会占到40%甚至60%,但是阿贝尔却尚未有过一次失手。“MidAmerican是个罕见的例外。”斯奈德评价道,“电力行业可以算是世界上发展最迟缓、最优哉游哉、最保守的行业了,但阿贝尔是个超级内行。”

博客希尔能源目前在全美夺地从事发电和天然气管道运营业务,在英国和加拿大也有生意,在美国的多个州,甚至还有菲律宾,都有一系列可更新能源项目。2012年至2019年,这一部门的盈利基本上翻了一番。

于是乎,对阿贝尔的赞扬也成为了巴菲特每年股东信几乎都必备的内容。2018年1月,他与贾因一起被拔擢为副董事长,没有一个人感到吃惊。

贾因生于印度,毕业于哈佛商学院,1986年加入伯克希尔。他说,在2003年时,自己甚至拼不出“保险”和“再保险”的英文单词,但是很快,在自己的数学天才帮助下,他就成长为一名大师级的保险专家。

虽然巴菲特对阿贝尔和贾因都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也许自己留下的重任,任何一个其他人都很难独自承担起来。他曾经写道,也许在自己离开后,公司会需要一位首席执行官来负责日常运营,而投资组合管理的工作还需要“一位或者更多”的其他高管来负责。这个若干人组成的管理团队在遇到收购问题时将共同研究,然后将结论呈交董事会批准。

十岁年龄差的优势

如果要做这样一个首席执行官的话,看上去阿贝尔的优势还是不小的。首先,巴菲特希望自己的接班人也能够长期干下去,而阿贝尔比贾因年轻了近十岁。性格也是个关键。宾西法尼亚州资产管理公司Lountzis是伯克希尔的大股东,公司创始人朗奇斯(Paul Lountzis)表示:“在我看来,贾因恐怕根本就没有在积极寻求成为首席执行官,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做公司的代言人,去公开场合抛头露面。”

保险生意依然是伯克希尔的心脏,在公司营收当中占据大约四分之一的比重,而且重要的是,巴菲特的大手笔投资主要都是靠的保险业务浮存支持。这一业务部门如此重要,而巴菲特又天生讨厌改变,因此贾因未来还将继续主持保险生意,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至于阿贝尔,朋友和同事们所描述的他,简直是个再适合首席执行官位子不过的人选了。他的历史表现证明,他擅长做交易,知道该如何配置资本,能够处理海量信息,敏锐地捕捉到重要细节,而且还知道该如何放权,让其他人来管理。更不必说,在伯克希尔浸淫了二十年,他已经充分吸收了公司的企业文化。

当然,现在的问号不仅仅在于巴菲特属意的接班人是谁,同样也在于巴菲特本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退休。“我认为,他不会主动离开的。”索科尔的看法是,只有死亡或者重病才能阻止巴菲特继续管理公司。

尽管目前看上去,阿贝尔相对于贾因似乎优势更大,但是这些优势也担保不了什么。比如,阿贝尔是否有意接班,目前也无从得知。在朋友们看来,阿贝尔本质上是一个很内向的人,而继承巴菲特的大位就意味着他将成为全美最引人注目的企业家之一。

只要自己应得的

在被问及阿贝尔是否享受聚光灯时,索科尔回答道:“我认为‘享受’这个词显然用不到他身上。”他的职业生涯,实质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一家非上市公司度过的。他极少和分析师、投资者及媒体打交道,而作为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就必须频繁地,至少每季度接受一次这样的考验。

要做到这些,还要起草每年的股东信,以及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坐上巴菲特曾经的座位,面对长达数小时的“轮番轰炸”,必须得是一个高度自信,甚至有些自负和自恋的人。

不过,索科尔又补充说,这绝不意味着阿贝尔将会被排除在名单之外。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并不害羞,现在其实只是没有必要站到第一排去而已。“他肯定不能完全取代巴菲特,但是任何其他人也一样不能。”换言之,也许未来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大家是无缘再欣赏尤克里里的独奏了。

朋友们透露,他们也曾在私下里询问过阿贝尔成为首席执行官的可能性。奈普就曾经很大胆地直接提问:“他说,‘你了解我,如果这份工作被交给了我,那我就会接受。不过,我不会为争取它而多说一句话。’”根据奈普的说法,阿贝尔的态度是,他只接受自己应得的东西。只不过,对于奈普的转述,伯克希尔方面当然是不会有一字置评的。

大多数朋友都相信,即便阿贝尔没有被选中,他也会心满意足地继续从事目前的工作,而不会有一点其他想法。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难以置信。毕竟,他几乎将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投入了这家公司,而一度距离成为下一个巴菲特只有咫尺之遥,错失王座之后,难道真的能够一笑而过?可是,众所周知,谦逊是阿贝尔的一大美德。“有些时候,你甚至想要拼命摇晃他几下,提醒他,‘你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赶快去对观众致意,接受他们的欢呼’。”

可以肯定,即便阿贝尔真的成为了伯克希尔的首席执行官,他也不会绕场一周的。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Categorie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