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地中年男星的“脱油”,与香港电影业那批曾经新生代、如今走向中年的男演员未能达到的表演层级本质的区别可能在于,对于方兴未艾的“油腻中年”表述的警觉与抵挡,似乎正成为内地(男)演员的一种条件反射。与大众普遍认知里的圆滑世故且粗放外露的中年油腻男不同的是,以黄晓明、罗晋等为代表的人到中年演员群落,不约而同在自身塑造的银幕/荧屏形象序列中逐渐实现了外化程度的降级,部分将“脱油”一词所自载的“不堪回首”属性,蜕变成了表演进阶过程中的“祛魅” 行为,使其成为了自身业务水准升华的代名词。
罗晋在《安家》里饰演的徐文昌,几乎可用“洗尽铅华”来形容。在《新三国》里性格起伏明显的汉献帝,或《鹤唳华亭》中深陷权力风暴的“哭包”萧定权,在罗晋的演绎下都带有相当明确的“推送式表演”意味,即似乎是要将角色的内心相对直接外化给观众。徐文昌则退回到一个普通人的逻辑,从刚出场与孙俪的戏份便看出来,罗晋的表演同样显得有些有意识地“后退”,举手投足谦和与收敛,显出当代奋斗者最普遍亦最具特征的一面。对于一个眼下正处上升期的准中年男星,主动或被动选择了脱离特定类型作品与人物塑型模式,是相当稳重的一步。
而在过往作品中让观众习惯了“上蹿下跳”的“喜剧演员”定位的郭京飞,同样具有专业院校的表演学习背景,亦面临着在迈向中年时刻的转型考验,新剧《我是余欢水》似乎为他的表演提供了一个周星驰式的悲喜同体处境:被众人骑在头上的中年业务员,同时身患癌症,饱受命运颠弄,反而激发了这样一个小男人勇往直前的勇气。这样的设定充分发挥了郭京飞出道初期多年话剧舞台的历练积累的表演能量,在一段段唯唯诺诺中逐渐积累起绝地反击的气劲。这部长度仅为12集的荒诞喜剧,实际上与郭京飞之前参与的许多纯插科打诨喜剧作品完全不同,在剧中他的演出既要延续一种基于他过往塑造角色的刻板印象,同时要将人物面临笑中带泪境遇的繁复内心不动声色地逼出眼角眉梢。按照此剧播出后观众的反应来看,很可能这是郭京飞表演生涯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变体,在此剧中可以寻回国产电视剧中久违的人间烟火气,亦能够见出主创对于大时代下坚强个体的注目与观照。
当然,笼统地将这一波中生代男演员集体归入“脱油”阵列仍然显得比较牵强,因为其实对于表演自身姿态的低调化、生活化处理,是建立在过往十数年愈演愈烈的浮夸风潮逐渐将息的基础上的。黄晓明、罗晋、郭京飞们的青年时代,也往往是从无数这样的表演模型中拼杀过来,对他们个人来说,通过降低烈度、内化表情来提升表演层级,是在资本运行之外,表演本体之中相当单纯的进路,他们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应变努力,亦宣告了影视男演员的代际传承过程虽需披荆斩棘,但仍然存在无限进步的可能。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