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库丨英国:饱受检测之痛的“失乐园”

28日,汉考克还骄傲地表示英国当日检测能力已达7.3万次,已经超过了韩国的日检测水平,并与德国的检测水平相当接近。但汉考克没有提及的是,韩国早在3月中旬就达到了日检测1.5-2万例的水平,而当时韩国的确诊人数只有8200例。英国与之大致相当的病例数出现在3月24日,但当时英国的检测数量只有大约5000-6000例,约为韩国的三分之一。同时,就在汉考克发表上述言论的第二天,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Jens Spahn)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德国的检测能力已经达到了每周90万次,约等于每日13万次,仍比英国高出近一倍。

图片说明:4月24日,在英国牛津,人们戴着口罩在市中心主干道上行走。(来源:新华社发 蒂姆·爱尔兰 摄)

汉考克和其他政府高官曾把英国检测能力的不足归咎于试剂的紧缺和实验室的不足,称一方面由于多个国家都在同时采购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中爆发的需求导致全球范围内试剂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英国虽然有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和研究队伍,但其诊断行业(diagnostic industry)在规模上远远比不上德国等其他国家,能承担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和人员数量都很有限。但前世卫组织儿童和青少年卫生司司长、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安东尼·科斯特洛却认为,英国其实一直具有比肩德国的检测能力,是政府的组织不当才使英国的检测数量迟迟不得提升。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癌症流行病学家朱利安·皮托教授也说:英国所有高校和商业实验室核酸检测仪加起来能有14000台,如果把这些机器都用于检测病毒,一周时间就可以把英国的每个人都检测一遍。除此以外,根据4月27日BBC“全景”栏目纪录片《英国政府辜负了NHS吗?》披露,英国政府并没有按照Nervtag等医学专家组织的建议储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PPE),检测拭子及裹尸袋等医疗物资,这恐怕也是英国检疫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英国在“抗体检测”上的错误押宝。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计划开展大规模“抗体检测”的国家,汉考克早在3月24日就宣布英国政府已经购买350万个新冠病毒抗体试剂盒,并计划当周就开始在NHS一线医护人员和关键工作人员中开展检测,而他4月初承诺的每日10万例的检测目标,也早已把抗体检测的计划数量算了进去。然而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抗体检测”却仍然“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据汉考克自己和其他多名医学专家在记者会上的解释,主要是因为所有抗体检测的样本都没有通过灵敏度评估,而坏的测试比没有测试更糟糕。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政府已经为无效的抗体测试支付了大约1600万英镑。不过比经济损失更糟糕的是,英国原本指望能靠抗体检测确定人群中已经获得免疫力的比例,允许已经产生抗体的工作者(尤其是医护工作者)尽快复工,并基于此数据制定放松封锁的系列措施。但世卫组织却在4月17日再次就抗体检测发出警告,称血液中抗体的存在并不能保证一个人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而这对英国的抗体检测计划可谓是当头棒喝。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Categorie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