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题材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把我们带回了一个处处都是“莫兰迪”色系和典雅气质的高级“宋”。
因为爱来爱去的宋仁宗、曹皇后和张贵妃,吵来吵去的“背诵全文天团”让尘封千年的朝代突然鲜活,剧中层出不穷的美食更是为“清冷”气质的宋朝添了一丝烟火气!
《清平乐》剧照,到处吃美食的范仲淹
借用剧中范仲淹大人的一段“吃播”场景开始今天咱们的烟火“宋味儿”之旅,
各种肉包子十四文,羊杂杂鸡皮包子十二文,菜包子十文,如此便宜。苏州肉馅点心也有了,只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各位可曾见到过铁憨憨的范大人如此可爱过?这段话之后的情景便是同乘一车的官家、范大人和韩琦的吃播秀,可见大宋美食自上而下令人“心动”啊!
01令人心动的宋味儿从小吃开始
令大家干着急的仁宗和曹皇后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祯香”的吃播秀,加了细姜丝的肉脯、甚是新鲜的水木瓜丝真是令围观的小伙伴们垂涎欲滴啊。
电视剧《清平乐》在史实、服化道具方面的还原还是比较贴近事实的,像是肉脯、水木瓜丝便是当时汴京流行的小吃、小菜,而不是只在宫中才能吃到。
《清平乐》剧照,“祯香”现场
中国的饮食和烹饪方式在宋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那之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烹饪方式有限,饮食结构也比较单一,蒸煮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及文人治国政策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宋朝开始自上而下对“吃”进行了长期的“改革”,也正是这一举动使得后世之人将宋朝的小吃评选为了千年前影响人类生活的百件大事之一。
《清平乐》剧照
宋人尝试性开发新的“食材”,将饮食和养生相结合,四时风物,各有美食,便是百姓们也可以在大街上坐下喝一杯养生茶。除了“蒸煮”,人们开始尝试煎、炸、焖、爊等各种烹饪方式,只为寻找心中的味道。如电视剧中演得那般,随着坊市制度的打破,宵禁制度的放宽,小商小贩们“五更起,三更毕”在街道两旁便支起了小摊,贩卖小吃、饮品,一热闹无比。
当街售卖的小吃很多,水饭、熬肉、干脯等吃食;也有官家爱吃的肉脯、范大人爱的包子鸡皮等肉食;夏天的时候有鸡皮麻饮、药木瓜这些个保健茶饮,更有现在流行的冰饮,像是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纱糖冰雪冷元子等,听听这名字心里就清亮无比了;冬天则是暖心暖肺的盘兔、旋炙猪皮肉、夹煎子等。
《清平乐》剧照,热闹的街景
徽柔公主自小变爱吃蜜饯“嘉应子”,还因此给小丫鬟赐了名。程大昌的《演繁露》中便提到了公主所吃蜜饯的销售铺子,嘉庆坊。当时流行的蜜饯还有党梅、柿膏儿、金丝党梅等,价格实惠,童叟无欺,可见我国的蜜饯历史也十分悠久了!
除了沿街食摊,只卖腌制小菜、好酒的酒店也是品尝风味小吃、喝个小酒的好地方。说是只有腌制小菜,客人们却在里面可以品尝到时下最流行的荤、素茶饭,像是百味羹、头羹、三脆羹等等;也有沙鱼两吃、乳炊羊、荔枝腰子、入炉羊等硬菜,客人们随时、随意点菜,便是有想吃的也可以让店家烹饪。
《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正店”
最好玩的便是那会已经有外来的食摊或者专注一门手艺的食店将自家的食物在这些酒店挂名出售,大多是炙鸡、烤鸭、面食等,甚至还有海鲜时果!也有到店里挎着篮子,举着盘子卖干果、点心的,像是范大人爱的各种包子,总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
这样的大宋小吃图鉴不知各位看官们心动了没?羡慕了没?看没看到现在咱们美食街的影子,这便是我们中国美食文化传承的魅力和力量啊!
02自上而下皆为“吃货”的王朝
通过各种史籍、典书我们就可以知道,宋朝是一个处处透露着精致、高雅气质的朝代。唐人喜欢雍容华贵,宋人则是喜欢低调中的奢华,看似冷清,实则透露着文人风流,朝代雅致。
《清平乐》中“吃播”的镜头真的是太多了,帝后尴尬、甜蜜的场面都会有吃播镜头奉上,可爱徽柔公主的小丫鬟们更是以她喜欢的食物命名,大臣们下了班也得到酒楼、食店搓一顿,这简直就是一个爱美食的剧组啊。然宋朝对于美食的追求亦是这样,自上而下,皆以“食”为天。
《清平乐》之仁宗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受地理位置和唐朝沿袭下来饮食习惯影响,宋朝皇室特别爱吃羊肉!最近播出的电视剧中宋仁宗喜得儿子“最兴来”,他让御膳房准备了1000斤的羊肉馅饺子和群臣分享这种喜悦,可见羊肉在当时有多受欢迎。再者嘚瑟的张贵妃在初识官家时便奉上了一道“羊肉汤”,三四只羊羔取最嫩的里脊肉,吊了两个多时辰的高汤,做法之讲究、用料之奢靡惹得仁宗不高兴,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贵妃做羊肉汤的心是为了投其所好。
《清平乐》剧照,贵妃的羊肉汤
宋皇室爱吃羊的习惯从宋太祖便开始了。他在宴请吴越国君时,头菜便是一道“旋鮓”,就是将羊肉煮熟后蘸着佐料吃的一道菜肴;宋仁宗时,晚上十分想吃烧羊,却因为害怕厨房因为他的心血来潮天天杀一只羊预备着造成浪费,硬生生地忍住了自己的馋虫;到了宋神宗时,《宋会要辑稿》记载,皇宫一年吃掉的羊肉就有近44万斤,不得不承认老赵家真的是爱“惨”了羊!
宋皇室爱吃羊,可谓将羊的每个部位和各种烹饪方法相结合且运用到了极致,大快朵颐的烧羊、烧羊头、乳炊羊等等,茶饭羊头菜羹、羊舌托胎羹、铺羊粉饭等,还有羊舌签、羊头签等精致做法,总之无论是大的宴会还是平时吃饭,皇室的餐桌上必须有羊肉,羊肉是他们的心头好!
贵妃爱吃江西蜜桔都造成了宫外蜜桔价格大涨,更何况是天之骄子帝王的影响力呢?于是宋王朝便自上而下刮起了“食羊风”。
一年消耗四十四万斤羊肉的宋神宗将“羊”和大臣们的官职、绩效相挂钩,形成了当时独特的工作激励方式,变相告诉大臣们好好干,有“羊肉”吃!
宋朝的国民男神苏轼,被贬至惠州做官时,不忘和弟弟苏洵分享“羊肉”的故事,“惠州市场寥落,商品匮乏,然而每日杀一只羊”。想想一个惠州每日只杀一只羊,再看看皇宫,这也是真实惨了。被贬且囊中羞涩的苏轼没有因为一只羊的配额而放弃对它的喜爱,另辟蹊径的他买了别人瞧不上的羊骨头,“熟者热漉出,渍酒中,占薄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于是那道北方家喻户晓的美食羊蝎子便诞生了!所以说这世上的事情大抵只有你愿不愿意动脑筋,只要动脑子了就有羊肉吃!
羊蝎子
宋代高公泗曾写了一首《吴中羊肉价高有感》,其中一句是“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试想一个公务员都有此感想,何况是疲于奔命的老百姓呢?于是“羊下水”便被平民百姓们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了!
流行在汴京街头的早点灌肺、炒肺便是对“羊下水”的致敬。把羊肺洗干净,然后将姜汁、芝麻酱、杏仁磨成的泥、面粉以及其他的香料调成薄糊灌到羊肺中,煮熟即可食用!就这既能尝到羊所也有的膻、鲜的味道,还能顶饿,在民间甚是流行!
《清平乐》剧照
除此之外,汤骨头、软羊诸色包子、猪羊荷包、荔枝腰子、还元腰子、羊头签、旋煎羊白肠等都是流传在市井的羊肉美食。
由吃羊一事我们便能看出宋朝是一个“自上而下”皆是吃货的朝代,且他们愿意为了追求美食而“动脑筋”,这也使得宋朝的烹饪方式较前朝往代有了很大的进步,最好的诠释了“民以食为天”的吃货真谛。
03梨白有话说
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梨白之前便对其非常感兴趣。一部《清平乐》向我们展示了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的一生,也让我们走进了清平、合乐的宋朝,感受了大宋的繁华。
老百姓对于生活感知的最直接方式便是吃得好,穿得暖。宋仁宗在位时算得上是大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顶峰时刻,由此我们也看到了百姓对于饮食的追求和发展,而这一变化也推动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让我们在岁月传承中依然还能感受千年的“宋味儿”!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力量,而千年宋味儿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参考书籍:
《东京梦华录》
《武林旧事》
《宋史》
来源:老严杂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