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中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年 COVID-19 重症患者身上,未观察到与瑞德西韦相关的显著临床获益。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本临床试验没有完成方案预设的样本量,无法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结论。
2美国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公布细节,只是通过新闻发布会简单通报了结果,认为瑞德西韦有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瑞德西韦明显缩短了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从15天减少到11天,下降比例为31%。同时患者在使用瑞德西韦治疗后,死亡率也有所降低,从11.6%减少到8%,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从这个结果看,瑞德西韦虽然有效,但效果是有限的。
3美国的研究使用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指标,患者出院(无论是否需要吸氧),或者虽然住院,但不用吸氧,也不需要药物治疗,都可以认为恢复了。这是一个比较宽松的指标。
5从目前的临床结果来看,瑞德西韦将在患者出现症状后尽早使用,主要目的是避免患者转为重症。如果已经是重症,而且发病时间已经在10天以上,瑞德西韦的效果将非常有限。瑞德西韦并不是一个神药,不能只靠它单打独斗。不过,在正式成为新冠肺炎的治疗药物之后,就可以尝试与其他的药物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知道,“神药”瑞德西韦曾经被誉为“人民的希望”。4月29日,两项关于抗新冠病毒新药——瑞德西韦的临床研究结果同时公布。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让人感觉凉凉,而美国的研究结果却令吉利德(瑞德西韦的生产商)的股价大涨。
这波操作,吃瓜群众表示看不懂。
Part1:两个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第一项研究来自中国临床研究团队,论文发表于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结论认为,在成年COVID-19重症患者身上,未观察到与瑞德西韦相关的显著临床获益
。该研究还显示,瑞德西韦不能显著减少患者上呼吸道或唾液样本中的病毒载量,或改善检测结果。该论文的作者对此解释,瑞德西韦未达到研究方案设计的预期疗效,同时因为本临床试验没有完成方案预设的样本量,无法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结论。对此,研发瑞德西韦的吉利德公司认为,既然中国的研究是一个夭折的试验,其结论就不完整,不能作为有效或无效的证据。
另一份是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主导的研究,没有公布细节,只是通过新闻发布会简单通报了结果,认为瑞德西韦有临床疗效。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