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品牌在股市也遭遇大幅滑坡,1月中旬以来,Gap集团股价下跌超过56%,H&M集团股价下跌超过26%,优衣库母公司股价下跌约22%,Zara母公司股价下跌了约26%。
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没有受到疫情冲击,快时尚品牌其实近年来也有走下坡路的趋势,而疫情将快时尚品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放大。2018年来,New Look、Forever 21与Gap旗下的Old Navy相继退出中国市场,Topshop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关键市场撤出。2019年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新开门店数量创历史新低。业内人士表示,快时尚的衰弱,一方面是由于电商平台的网络时尚品牌快速崛起,给快时尚品牌带来压力,后者密集布局的线下门店模式,反而在成本和市场反应速度上变成累赘。另一方面,快时尚服装快速迭代造成的产品质量低劣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以来饱受诟病,快时尚品牌面临转型上的困难,逐渐无法契合消费者的需求。
自救:裁员、发力线上,押注中国市场
面对严峻的形势,快时尚品牌不得不在门店租金、人事雇佣、信用贷款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以开源节流。比如Gap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门店员工将无薪休假,并且集团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裁员,预计约8万人将会受到波及,超过员工总数的半数。另外,Gap表示将降低领导团队及董事会的薪酬,并从循环信贷中提取5亿美元资金以补充现金流,同时停止支付北美地区因疫情关闭的所有门店租金,约1.15亿美元。
同时部分快时尚品牌在重新考虑支付供应商订单的问题。在孟加拉国,H&M、Zara等零售商大批取消订单导致工厂损失达3.08亿美元,相当于9.64亿件服饰,孟加拉国当地超过1100个工厂已关闭。不过,Zara母公司承诺会按照合约向供应商支付所有已生产和正在生产的订单,并保证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拖欠工厂款项。
疫情之下,线下渠道倍受打击,线上成了增长零售额的“安全出口”,不少快时尚品牌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上频繁进行直播。另外,为刺激消费,Gap在官网上线了50%至75%的折扣,Zara也在其网站上推出了一些折扣优惠,并为线上订单提供免费送货。H&M拥有约51个电商市场,其中47个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运营,3月份该品牌线上销售额逆势增长了17%。
除此之外,复工状况良好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品牌的关注。据了解,中国是H&M的全球第五大市场,4月30日,H&M最新宣布黄轩成为品牌大中华区男装代言人,官宣微博转发量接近4000。同时,据BoF报道,H&M集团旗下品牌Arket也即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Arket是主打优质产品的北欧风格时尚品牌,已于近期开设了微博账户,秋季前后将正式推出天猫官方旗舰店,这也是Arket首次走出欧洲。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