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文,上翰林!
【翰墨林苑作文 助你突破语文难关】战疫必胜!
昨天,全球疫情惊现两个百万:总确诊人数突破300万,美国确诊者超过100万。
很吓人的数字。
想想,中国出现8万确诊者,就已经草木皆兵了。
那300万是个什么概念?细思极恐。
昨天下午钟南山说:不少国家处在高危状态,中国现在的重点是防境外输入,仍是非常艰难的时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阶段甚至更加艰难。
很多网友都快哭了:这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这可能是全国人的疑问。
以下7个问题,应该是你想知道的。
1
口罩还要不要戴?
所以,这个新冠病毒啊,它实在是太太太狡猾了,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想象。
口罩要不要戴?
2
可以和亲戚朋友聚会吗?
最好不要。
防范新冠病毒的最大原则,就是:人和人保持距离。
没事儿别往一起凑,凑一起也别口沫横飞地聊,病毒就很难找到你。
但你要是非得今天跟这帮人聚,明天跟那帮人聚,那……你不感染谁感染。
用张文宏的话说,就是“瞎混是最大的风险”。
之前美国疫情爆发,而民众抗拒戴口罩,并歧视戴口罩的人。
在美留学生问张文宏怎么办。
张文宏说,你只要跟别人保持一米五的距离,不戴口罩也问题不大。当然,这是正常说话的距离,吵架不行,吵架的话,五米都不够,得六米。(这是一个藏着笑点的知识点)
所以,疫情常态化以后,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跟别人保持距离”。
跟人保持距离,就是跟病毒保持距离。
我们家楼下有一面墙,很多老人喜欢在那晒太阳。
老太太们晒太阳,都会凑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得非常热烈。
而老头晒太阳,一般就一人一个小板凳,安安静静坐一排,谁都不搭理谁。
我们要学习老头好榜样。
3
可以出去吃大餐吗?
想交流感情,可以多聊聊微信,打打电话,实在不行视个频,都挺好,没必要非得冒着生命危险大吃大喝。
3
假期可以出去耍吗?
4
没钱怎么办?
那我们怎么办?
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节省一点,紧紧腰带过日子。
经济不好的时候,降薪、失业都是没准的事,所以还是得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灵活一点,别太教条。
别觉得我是做外贸的,我就只能在家坐等外贸业完全恢复。
那你可能一两年都等不到,直接饿死。
这次疫情,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外贸旅游等行业都受到了很大冲击。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电商、快递、在线学习、远程问诊、医疗用品等等行业都大幅攀升,用工短缺。
所以,一定要灵活点。
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做好准备,伺机调整。
环境是死的,人是活的。
旅游不好干了,琢磨琢磨电商好不好?
线下培训不行了,转到线上培训行不行?
实体店没生意了,开个网点试试看?
据说疫情期间,有个小伙子转行做口罩,一家伙赚了上千万。
这个成功很难复制,但这个思路值得借鉴。
人应该懂得变通。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广。
6
开学、考试、会议、大型活动……
怎么办?
“不扎推”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麻烦。
因为上学啊、考试啊、开会啊、各种活动啊都是聚集性的。
不能扎堆,就意味着很多事情我们都做不了。
疫情高峰时,我们国家取消了一切聚集性活动。
而现在疫情进入常态化,可不可以适当放开一点点呢?
看得出,国家还是非常非常谨慎的,除了零星的开学,目前只定了两件事:
我们国家每年最重要的会议——两会,初步定在5月21日召开。
每年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定在7月7日进行。
就这俩。
其他的,中考啊,专升本啊,广交会啊,大部分学校开学啊……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都还在观望。
所以,我们还得保持耐心。
也别信什么小道消息。这个时间表那个时间表,都是谣言。
因为这些事,只要定下来,就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的,没有瞒着的必要。
如果没通知,那一定就是还定不下来,中央都不知道,就别说隔壁大妈了。
所以尽管有些事确实很急人,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等。
保持平常心,做好长期准备,耐心等。
7
疫情怎么才算真正结束?
“疫情常态化”要常态到啥时候?
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都治愈了,新冠病毒彻底不见了。
那就只能寄希望于第二个关键点:疫苗。
好消息是,疫苗出来日,就是抗疫胜利日,而疫苗肯定会有的。
坏消息是,我们还要等很久很久很久……
写在最后:
不管疫情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咱都尽量别抱怨,也别沮丧,有条不紊、精精神神地把日子过好。
因为抱怨毫无用处。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