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国际医疗合作云南在行动

贾曼红介绍,缅甸当地气温高达三十六七度,大家穿着防护服工作十分辛苦。好在之前考虑到缅甸气候炎热、潮湿,来自云南省中医院的队友特地准备了中药配方给大伙儿祛湿,可以让大家稍微缓解身体不适。

在缅期间,专家组分赴仰光和曼德勒,走访两地医院、实验室等40余处,开展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60余场。与缅医疗机构和专家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结合缅方防疫措施和诊疗流程,对缅方病例排查、隔离留观、公共场所防控、临床诊疗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提供指导与咨询。

齐心协力 与疫情作战

“在缅期间,专家组到位于仰光的缅甸国家卫生实验室指导工作,对云南省捐赠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进行装机和操作展示,指导培训缅方将中方捐赠的设备用于日常检测任务,将日检测量提升一倍。此外,专家组还协助缅方在国家医学研究所建立了第2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4月22日,缅籍华人杨仲青告诉记者。

杨仲青的爷爷是云南腾冲人。杨仲青出生在缅甸,有医学工作经历。此次应缅甸卫生部的邀请,通过缅甸云南同乡会的组织协调,近20位像杨仲青这样有医疗背景的华人志愿者,分成4个组为专家担任翻译。

杨仲青向记者讲述了几件专家组在缅的小事。当专家们乘坐的汽车将要进入曼德勒时,曼德勒开始对入城人员进行管制,超过7个人就不能进入。此时专家组人员连翻译在内一共有16个人,在和曼德勒省协调之后,专家组才得以进城。在内比都开完会后正逢用餐时间,可内比都所有餐厅都关了门,专家只能拿上便当到湖边“野餐”。杨仲青说,一路上虽然很辛苦,但专家们都很乐观。

此次赴老,抗疫医疗专家组副组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石通川,积极与老挝卫生部、外交部等老方有关部委,以及中国驻老使领馆等协调对接,确保专家组在当地的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石通川发挥通晓老挝语的特长,及时了解、梳理和掌握老方就疫情防控出台的各项文件、政策,助力专家组从国家层面因地制宜地帮老方制定、完善防控指南、方案。他还和专家组一起走访中老铁路万象铺轨基地、琅勃拉邦跨湄公河特大桥、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中老重大合作项目,与中资企业、侨社、商会座谈交流,看望在老的公派教师、志愿者、留学生和华人华侨,捐赠“爱心健康包”并开展防疫指导。

并肩奋斗 命运共担当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Categorie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