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人老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人老了,如果不回老家生活,那么买一套小两居跟孩子们挨着住,老两口每天出门散散步、逛逛公园,跑跑菜市场,日子也可以过得很舒服。
既给两代人留出了彼此的空间,又能随时看到和相互照应,也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老年人其实非常理解自己的孩子。
因为生活压力,年轻人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关注点也会更多的在下一代身上。
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年人说:“我们宁愿老两口互相搀扶着慢慢走去医院打吊瓶,也不忍心麻烦孩子,孩子们也不容易。”
然而,父母的心疼、理解,不是孩子可以“理所当然”的不去照顾父母的理由。
清代文人王中书曾在《劝孝歌》中写道:“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勿以不孝嘴,枉食人间谷;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奉献了他们半生的精力与牵挂,很不容易。父母老了,不管他们自己如何选择,我们都要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能守在他们身边,就常回家看看;不能时时陪伴,就多电话联系;生病要在床前照料,父母的愿望要尽力帮忙完成。
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内则》中有这么一句话: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意思是:孝顺的孩子奉养父母,会努力地让父母感觉开心、舒服,不会去违背他们的意志。
父母60岁的时候,可能活力依旧,换灯泡、修洗衣机、倒垃圾等都不是问题,但是倘若父母到了八九十岁,就得有人开车接送,走路要有人搀扶,寂寞要有子女陪伴。
作为女子,不可忘孝。
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多照顾多陪伴,尽量回馈父母的恩情,让父母有个舒坦的晚年,也让自己尽一份作为儿女的孝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