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0年5月1日凌晨,世界斯诺克巡回赛(WST)官方宣布彼得-艾伯顿退出职业斯诺克,对于艾伯顿来讲,没有在打完世锦赛之后宣布退役是遗憾的,但其颈部的慢性损伤不允许他继续从事蜷缩着脖子30秒出杆的“高强度”运动,被迫退役稍显突然。
彼得-艾伯顿1970年出生,以“The Force”闻名斯诺克球坛,但中国球迷更愿意称其为“磨王”,只因为他饱受诟病的Average Shot Time (平均击球时间)长达超过30秒之久,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几乎没人愿意接受如此煎熬的比赛,因此艾伯顿并不是大部分球迷所追随的对象,同时也不断遭遇同行的调侃,很多球员直到他退役都不愿“放过”他,挪威名将科特-马福林在祝福语中调侃道:“我很高兴你能退役,我跟你打球已经受够了。祝你未来一切都好。”
WST官方公告
但让人如此“鄙夷”的球风并没有限制他在斯诺克历史中抒写属于自己的篇章,一个世锦赛冠军、9个排名赛冠军、377杆破百、2杆147、最高世界排名第3位,这是一位在“亨德利时代”生存下来的球员所交出的数据,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即便放在现在依然鲜有球员能够超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否定如此伟大的一位球员,有人用“传奇落幕”来形容艾伯顿的退役,我表示双手赞同。
然而“传奇落幕”的背后意味着一个时代(亨德利时代)的正式落幕。我们看到曾经那些和台球皇帝亨德利殊死搏斗的青年才俊们,在亨皇退役之后依然苦苦挣扎在职业球坛,他们代表着“90年代”的怀旧,他们把他们那一代人特有的坚韧延续到竞争更为激烈的“00年代”,偶尔焕发光芒,直到一个完全不属于他们的时代到来,他们才无奈地一一告别。
艾伯顿世界排名走势
“亨德利时代”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那么“亨德利时代”的代表人物到底有哪些。斯蒂芬-亨德利1969年出生,在现役球员中我们看到,他们这个年代的球员还有安东尼-汉密尔顿(1971年)、马克-戴维斯(1972年)、肯-达赫迪(1969年)、菲戈尔-奥布莱恩(1972年)、奈杰尔-邦德(1965年)、詹姆斯-瓦塔纳(1970年)、巴里-平奇斯(1970年)、吉米-怀特(1962年),包括1973年出生的安迪-希克斯等球员,但事实上邦德和怀特年龄更大,而其他球员谈不上什么“代表人物”,平奇斯和希克斯更是在本赛季通过Q School勉强重返职业赛,能称得上“代表人物”的只有彼得-艾伯顿、肯-达赫迪、吉米-怀特,或许可以带上詹姆斯-瓦塔纳。
除了当时宝刀未老的斯蒂夫-戴维斯、年少轻狂的75三杰,这些球员构成了亨德利当年的主要对手,然而这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开始退出历史舞台,2012年亨德利退役(1969年),2019年乔-斯威尔退役(1968年),2020年艾伯顿退役(1970年),达赫迪世界排名第64位(恐降级),老怀特世界排名第123位(属WST特邀球员),瓦塔纳世界排名第89位(降级),这些当年的“代表人物”没有一个人能在当今职业球坛站稳脚跟,两年之内或将全部退出。
肯-达赫迪
为什么艾伯顿退役,意味着一个时代正式落幕?
这就是为什么我坚决地认为“磨王”艾伯顿的退役,意味着“亨德利时代”正式落幕的原因所在,因为艾伯顿是这个时代最坚韧的球员,没有之一。
第一,他是现役含1970年之前出生的球员中当前世界排名最高的,也是几位“代表人物中”当前世界排名最高的球员,如果达赫迪在本赛季最后的世锦赛中表现差强人意,那么达赫迪将携手瓦塔纳跌出职业巡回赛,而老怀特再挥霍掉一年特邀身份之后,也将再次跌出职业巡回赛。这些球员即便再次通过各种途径重返职业赛,也只是强弩之末,毫无竞争力可言。换言之,如果艾伯顿没有退役,他将很有可能是未来两年这一批球员中保留在职业赛的最后一人;
彼得-艾伯顿
第二,下表我们统计了这几位“代表人物”在各个年代的排名赛冠亚军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下几点:
1、他们都在90年代杀入了至少7次及以上决赛,并获得了至少2个冠军;
2、00年代整体上是下滑的,艾伯顿和达赫迪此时保持不错的竞争力,尤其00年代的前几年;
3、整个10年代,只有艾伯顿杀入过排名赛决赛并夺冠;
4、从三个阶段来看,只有艾伯顿在00年代的排名赛决赛胜率大于50%。
这是什么概念?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是“亨德利时代”的代表人物,因为他们这一代球员职业生涯能拿到两个及以上排名赛冠军的球员寥寥无几,另外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上面讲到的第三点,整个10年代(也就是他们步入40岁之后),只有艾伯顿杀入过排名赛决赛并成功夺冠,这足以看出磨王并非泛泛之辈,能在自己42岁问鼎排名赛冠军,48岁还能杀入排名赛决赛的球员,在现代斯诺克中恐怕只有75三杰和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宾汉姆能做到前面这一点,至于48岁杀入排名赛决赛,我想75三杰和宾汉姆届时也不会有十足的把握。
“代表人物”战绩
我们再来看看艾伯顿10年代的三次极限操作。
2012年中国公开赛,当时艾伯顿42岁,没人认为磨王还会有所作为,因为当时的艾伯顿最近6年间只杀入过一次排名赛决赛,已经长达3年多没有染指排名赛冠军,世界排名也早已跌出Top16,根据当时的竞技状态来看,我们也很难相信磨王会重返巅峰,然而事实却打脸所有人,艾伯顿首轮5-3击败马修-史蒂文斯,次轮5-4逆转约翰-希金斯,第三轮5-3淘汰尼尔-罗伯逊,半决赛6-3击败东道主丁俊晖,决赛10-9绝杀斯蒂芬-马奎尔,这一条夺冠线路毫无水分,当时的希金斯、罗伯逊、丁俊晖无不接近巅峰时刻,艾伯顿向世人宣告磨王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紧接着在2012年澳大利亚公开赛中,艾伯顿趁热打铁,以三个5-4连续击败迈克尔-霍尔特、丁俊晖和肖恩-墨菲之后在半决赛6-2横扫傅家俊,只可惜决赛中3-9完败巴里-霍金斯,丁俊晖再次成为昔日福星杀入决赛的背景板,这一次墨菲替代了罗伯逊,这一年,我们得重新审视艾伯顿——艾伯顿到底还能拿多少冠军。
2018年保罗亨特精英赛,48岁的艾伯顿再次秀了一把老叟戏顽童,32强战4-2击败马克-金,1/8决赛4-0零封塔猜亚-乌诺,1/4决赛4-1横扫李-沃克,半决赛4-1淘汰斯科特-唐纳森,决赛中2-4不敌凯伦-威尔逊。这是艾伯顿退役之前最后一次杀入排名赛决赛,虽然决赛之路没有75三杰也没有80五虎,但我们看到了塔猜亚、唐纳森等当时极具爆发力的年轻球员,还有决赛对手威尔逊,磨王能力克塔猜亚和唐纳森晋级决赛,已经让人肃然起敬,而唐纳森至今排名赛的最佳战绩仍然是四强。
因此,艾伯顿作为这个时代最后的“强者”,他的退役代表着从此将没有“亨德利时代”的球员与现役顶尖球员们拼个你死我活,也将大概率没有“亨德利时代”的球员再次杀入决赛,苟且在资格赛基本上已经宣告这个时代的正式落幕。
“亨皇”复出?
与艾伯顿退役的消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此前《欧洲体育》称51岁的亨德利正全力备战斯诺克元老世锦赛,如果能夺冠的话不排除回到职业赛的可能。媒体和球迷瞬间燃起皇帝复出的遐想,然而结合这次艾伯顿退役事件,我认为皇帝复出这件事还是不要再去讨论,任何人再厉害、再坚韧都敌不过岁月的摧残,在当今80五虎面前,即便是75三杰也显得有心无力,更何况年迈的皇帝呢!
让世锦赛147成为皇帝退役的终结篇章,让艾伯顿退役成为这个时代的落幕标志,我们没必要强求传奇依旧传奇下去。
《欧洲体育》消息
结语:“亨德利时代”正式落幕,“75三杰时代”还会远吗?
综上所述,“磨王”艾伯顿退役,意味着“亨德利时代”正式落幕。无论从当前的世界排名和降级局势分析,还是从这一代球员的历史数据分析,都充分说明艾伯顿代表着现役球员中这个时代最后的强者,他的退役将很难让我们在今后的职业赛中看到“亨德利时代”的痕迹,我们或许可以在资格赛中听闻汉密尔顿不敌谁谁谁、麦克马努斯偶尔杀入正赛……但再也不会看到排名赛决赛的舞台飘散出90年代特有的气息。与此同时,我们脑海中正不时浮现出“75三杰”的峥嵘岁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