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华商报”可快速关注哦!
“五一”四天小长假最后倒计时!
天降大假于斯人也
必先劳其筋骨
让其上班……

最近的天气总是忽晴忽雨
气温忽上忽下
有时还会被突降的雨水
浇个措手不及!

不过
西安最近的天气
留给穿春装的时间倒是多了

明天开始
气温走上缓慢回升之路
马上迎来的五一假期
小编替各位看了看天气
还不错
最起码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晴天
25日,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网、高德地图联合全国90多家交通管理部门发布了《2019五一出行预测报告》。
报告显示,杭州西湖成为“五一”出游最热目的地,成都春熙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热度分居第二、三位,其他热门景区依次是广州北京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武汉珞珈山、西安大雁塔、天津意大利风情旅游区、武汉东湖以及桂林两江四湖景区。


在景区游中,厕所是景区最重要的服务能力之一。在游客人数最多的50个景区中,山西五台山、云南丽江古城、四川峨眉山、山西平遥古城、浙江西溪、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陕西华山、辽宁金石滩、浙江普陀山、湖北武当山等十个景区,游客人均可使用的厕所数量最多。
《报告》提示游客,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免交通拥堵;提前安排前往景区游览时间,错峰出游;尽量选择成熟的出游线路,避免进入生僻区域,发生遭遇极端天气、迷路等出游风险。
预计,五一期间全国高速出程高峰时段是5月1日9时-12时,其中,峰值将出现在10-11时。小长假最后一天5月4日14时-20时为返程高峰,峰值出现在16时-17时,返程整体交通压力高于出程。五一出游,需要提前规划好返程时间。
同时
另一旅游网站
发布了《2019五一小长假旅游趋势报告》
在境内热门目的地中
西安同样排名第四

西安市内易拥堵路段
预计节日期间西安市内易发生拥堵缓行的路段有金花北路、曲江路、昆明路、芙蓉东路、雁南一路等。

咱能做的
就是尽量避免呗!
还有
西安五一不限行哦!

假期更需关注身体
节气谷雨过后
身体的湿气随着气温变化会加重
春天里人的湿气最重
那应该如何自测呢?


湿气从哪里来的呢?
外在因素:潮湿的环境

内在因素:思虑过度

饮食因素:多食油腻、甜腻


湿气不除百病生
1、“湿气”会影响人的皮肤,容貌,体型。一旦被其缠身,皮肤油腻、毛孔粗大、暗黄无光泽、痘痘色斑慢慢都会出现;
2、 “湿气”会让人变胖。有些长期被“湿气”困扰的人,尝试过N种减肥方法,但体重却在逐年增加,因为没有对症,小肚子去不了;
3、“湿气”会诱发种百余种疾病,而这些疾病大多数难以被彻底根治。中医湿病论治学中认为,“湿气”会诱发脾胃、肝胆、甚至心脑方面的疾病。


祛除湿气,如何调理
↓↓↓
去湿气的实用招
1.每天走走路
平时养成每天定时定量运动的习惯。从每天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能累积保持8000到1万步,就可以令我们的身体保持少痰少湿的状态。
2.人参健脾丸
湿气重,有时也可以辅助一些药物。比如有些人经常腹泻,排除了其他疾病,这可能就是肠道的湿气重了,吃点人参健脾丸调理一下就不错。
3.喝点山楂茶
食欲欠佳,不如煮点荷叶山楂茶。干荷叶5克,干山楂5克,陈皮3克,上三味药洗净,放入茶缸内,沸水冲泡15分钟,加适量糖调味,代茶饮。可以起到清热化浊、理气开胃,适合湿热内阻、食欲欠佳者饮用。
4.少吃冷饮食
有的朋友喜欢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吃冰激凌喝冷饮,加之外有寒气怫郁、内有空调长吹,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痰湿。即使天气炎热,也尽量少吃冷饮。
5.艾灸中脘穴
艾灸中脘穴对于缓解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等有很好作用。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要让专业医师进行艾灸,15~20分钟为宜。
6. 煮点薏米粥
薏米健脾祛湿,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消化能力减退,体内有“湿气”的人群尤为适宜。薏米最好的吃法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冲服。
7.不要淋到雨
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据健康时报)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
相比全国游客扎堆前往热门城市
人们更愿意选择一个
交通便利的目的地度假


你想好五一去哪玩耍了吗
欢迎与小编分享哦
综合网络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