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供给双向挤压 A股出口企业一季度近五成亏损 (169)

3月,海外疫情暴发,全球市场股价接连动荡。在国内疫情已得到控制下,A股相对抗跌。但对于一些营业收入比较依赖海外市场的A股上市公司来说,海外疫情的蔓延使这些公司不得不面对供应链中断、物流停滞、产品无法销售等压力,对于收入和业绩的影响较大。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披露,海外疫情对A股上市公司的冲击已经有所体现。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海外业务收入占比30%的上市公司中,五成一季度录得亏损。

海外收入占比超过30%的上市公司中,来自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居首。

全球手机产业链市场供给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中国的出口。记者了解到,国内核心厂商在疫情蔓延期间,提前进行上游核心元器件的储备,以便后续因应市场需求及时将集成后的器件或模组输出海外。

需求供给“双向挤压”

“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多国暴发时,就在注意境外收入占比较大的上市公司了。”一家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随着一季报的陆续披露,海外疫情对涉及进出口业务较多企业的影响正集中体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已披露2019年报的企业中,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30%以上的企业有429家,其中一季报亏损的企业达213家,占比近5成。而从已披露一季报财务数据的A股3829家上市公司来看,一季度录得亏损的有1206家,占比仅三成。海外疫情对进出口的冲击可见一斑。

分行业来看,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30%以上的企业中,电子、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数量位居前五。细分来看,来自汽车零部件、其他化学制品、电子零部件制造、其它专用机械、化学原料药的公司数量居前。

这其中,不少都属于加工贸易型制造业企业,遭受着进、出口的双向冲击。

4月10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干指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点,受疫情影响,面临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挤压”。一方面,出口订单在减少。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受阻,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困难。

业绩预告及一季报中,多家制造业企业提及受疫情影响,国内及出口运输受阻,相关产品市场需求不足,进一步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和一季度业绩。

例如电子行业的英唐智控便表示,一季度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尤其是下游客户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工厂复工时间尤为靠后,对公司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造成了影响;进入3月后,随着国外疫情开始蔓延,下游终端产品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上述原因最终导致2020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但截至目前,国内疫情控制成效显著,公司及国内上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供应链配套等逐渐实现了有序恢复,公司营收水平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回复到正常水平。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Categorie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