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士兵拆除德国和波兰边境上的障碍

2010年8月5日,一座桥将波兰(左侧)和德国(右侧)联结在一起,尼斯河水从两国间静流过

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访问波兰,突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插图/张永文
近期,日本安倍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恶劣态度及挑衅举动,不仅触动了二战中被日本侵害的国家的神经,也为全世界有良知的人所不齿。而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在对待战争罪行等历史问题上,德、日两国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当年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华沙一跪,为德国赢得了世界的谅解、尊重和信任……”
德国和波兰曾经是宿敌,德国甚至曾两次瓜分吞并波兰,而波兰复国后,又从德国传统领土上拿走了一部分……两国间曾充满仇恨。现在,两国历史已彻底翻开新的一页。从德国和波兰国境线的屡次变迁和最终“消失”,能看出两国由仇恨走向和解的过程。这其中,德国人对历史深刻的反省功不可没,这更值得某个在历史上曾穷兵黩武、给亚洲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学习。现在,就让我们走过这条边境线……
从不共戴天到亲如一家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每当同时提到德国和波兰这两个国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闪击、屠杀、瓜分等等。不是人们不想用一些褒义词,实在是德国人在历史上对波兰人的欺凌太狠,以至于两国之间的国境线,在历史上甚至消失了很久——德国干脆和其他国家瓜分了波兰。
二战胜利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德国作为战败国,其东部一部分领土被划归波兰,作为二战时苏联侵占波兰领土的补偿。这条新的德国与波兰边界就是现在为人熟知的奥德—尼斯线,尽管冷战时期属于西方阵营的西德并不承认这条国境线,而且两德统一过程中,西德和东德都对这条国境线颇有意见,但这条国境线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
如今,距二战结束已近70年,距统一的德国最终承认这条边境线也已过去了24个年头,这条经历风雨的国境线却已经成了一个摆设。当年不共戴天的两国,现在已经成了好邻居、好伙伴,甚至是一家人:在德国与波兰国境线两侧的城镇,德国人与波兰人混居,你到我这工作,我去你那居住。如果不是迥异的建筑风格和截然不同的语言,还以为是同一个国家。
一条国境线,从德国的侵略而消失,到二战结束的重新确立,再到日后的颇有争议,直到如今真的“消失”,这里面实在有太多故事。
1前世
国境线如儿戏,说没就没
波兰一度被亡国,无国界可言
中世纪时期,德意志城邦散布在欧洲中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相比之下,波兰却是当时的欧洲大国,它与立陶宛一度合并而成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是16-17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因此,在波兰的“黄金时代”,德国和波兰并没有严格意义的国境线。
19世纪的欧洲,战云密布,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场。当时的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在统一了德意志城邦之后,把矛头直指东边已经变得孱弱的邻居——波兰。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对波兰人还是抱以同情的,但是如果我们还想继续生存下去,除了消灭他们(波兰人),别无他法。”
随着西边的普鲁士(德国的前身)和东边的沙俄两大强国的崛起,夹缝中的波兰迅速走上了下坡路,甚至被周边国家(主要是普鲁士和沙俄,还有奥匈帝国)瓜分而在地图上消失了123年,在这段时间里,当然没有了所谓的德国与波兰边界。
德国拆毁边界,再侵波兰
一战后,波兰复国。按照《凡尔赛条约》,战败国德国所有的大部分西里西亚和但泽走廊割让波兰。新形成的国境线对波兰有利,但它却并没有坚持太久。仅20年后,波兰再次亡国——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与苏联瓜分了波兰。如果德国之前对波兰还只是欺凌,那么,在二战中则称得上屠杀:整个二战期间,有600多万波兰人被屠杀,占当时波兰总人口的20%,是二战期间死亡比例最高的国家。本就是死敌的两国,从此更加不共戴天。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德国入侵波兰的一张照片成了二战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德军轻松地拆毁德国与波兰边界的哨卡栏杆,长驱直入进攻波兰。
1945年初,美国、苏联和英国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划定战后体系,并规定战后将德国东部的部分领土划归波兰,从地理位置上两国以奥德河和尼斯河为界,因此被称作奥德—尼斯线。这条线至今仍是德国与波兰的边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已经“消失”了的国境线。
2波折
国境线变不变,德波终达共识
德国反思罪行,赢得波兰好感
二战结束了,德国也被拆分了。但德国这头曾经的战争猛兽还是受到周边国家的忌惮。然而,德国(西德)的一系列举动,却赢得了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首先,西德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就确立了战后德国的基本路线——“坚持与法国的和解与合作,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做一个好的欧洲人”。其次,也是德国最受人尊重的一个举动:1970年,时任西德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不仅勃兰特,西德的很多领导人,如豪斯、阿登纳、赫尔佐克、约翰内斯、科尔等都在不同的场合代表德国人民进行反思,表示道歉和忏悔。尽管西德人对战后的德国与波兰边界并不承认(东德和波兰同属华约阵营,东德并没有在官方场合对这条国境线表示不满。实际上,在冷战期间,这条国境线是东德和波兰的国境线),但因为西德国家领导人以及西德民众对二战的反思,以及对波兰人的诚挚道歉,波兰人对德国人的反感渐渐变成好感。
两德统一,德波边界不再变
1970年,尽管西德政府同波兰签订条约,承认了这条边界拥有不可侵犯性,并承认其为“实际国界”,但仍拒绝承认其“最终性质”。当两德统一被提上日程之后,该问题日趋尖锐化,两德都坚持要改变德波边界现状。但是,最终统一后的德国终归没有把问题扩大,而是最终承认了这条国境线。1990年11月14日,德国和波兰签署了德波边界条约,使得自二战结束就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
3今生
国境线如摆设,随便往来
德国与波兰的国境线,经历了历次巨大变化,按理说,应该是一条被铭记、被重视的国境线,但这条国境线现在却面临着“消失”的尴尬处境——德国人与波兰人频繁往来,甚至互相杂居,一点也不把国境线当回事。
这是为什么?还是德国——是德国对历史的反思赢得了波兰人的好感,又是德国发起的欧洲一体化运动使欧盟成员国之间享有高度的流通自由,让德国人和波兰人可以自由往来。
德国人又来了!来观光、来购物
时隔近75年,波兰境内又出现了大批的德国人。但是,这次波兰并不会拉响防空警报,而是张灯结彩地欢迎这些人——因为他们都是来旅游的宾客。
德特勒夫·霍恩是一名德国房地产商,他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开车带着家人到国境线对面的波兰城市什切青逛逛。“这是一片乡村地带,劳碌一天后,开车去什切青喝一杯咖啡是一件美妙的事。”与霍恩类似,国境线边上的德国居民,都很乐于花时间去边境对面的波兰逛逛,毕竟开车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霍恩和他的邻居们,现在都生活在拥有波兰名字的德国城镇里,比如勒克尼茨、朋坤和策伦廷。他们每天都要穿越国境去波兰转悠——购物、看电影、下馆子、看医生……去波兰,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在德国与波兰国境线上的德国城市,消费和旅游方面都远不是波兰边境城市什切青的对手,这座城市几乎是离它最近的德国城市的八倍大。
波兰人去德国,在那生活真不错
不仅德国人喜欢往波兰跑,波兰人也开始喜欢往西走,很多波兰人甚至像热爱华沙一样热爱德国首都柏林。“就在什切青,很多当地人都跑去柏林了,”什切青大学历史学教授达流什·霍耶茨基说,“他们中很多人再也没回波兰。”
波兰加入欧盟后,开始享受这个由德国最先发起的欧洲一体化的福利成果——越来越多得普通波兰公民正加入他们的德国邻居,他们成群结队地穿过奥德—尼斯线,留在德国,在当地工作生活。国境线?似乎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比如,霍恩虽然依然留在德国做房地产生意,但波兰客户却越来越多。“今天,和10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霍恩说,“就在波兰加入申根区(即成员国之间取消边境管制,国民可以自由跨境流动)后,来我这买房子的波兰人骤长,波兰人真的成了我的大主顾了。”2013年,霍恩卖了55套房子,其中15套是卖给波兰人的,卖出的房子价格从4.8万美元到20.6万美元不等。
而目前在德国城市朋坤任教的波兰籍教授奥勒杰尼克也表示:“在波兰一边,有工作,但生活环境不怎么样,相比之下,德国生活环境非常棒,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强,在德国生活是个不错的选择。还有很多波兰人来德国是为了享受这儿丰厚的福利。”
波兰人来了,填补德国人的空白
奥德—尼斯线西侧的德国地区,是原东德区域,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低,但和西德比起来还是有差距。两德统一之后,原东德的很多居民纷纷离开家乡,前往西德谋生,这里变得人员短缺。例如,2000年,即两德统一10年之后,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位于德国东北部,在奥德—尼斯边境旁边)四分之一居民离开了这里,前往更富裕的德国西部寻求更富裕的生活。
“德国人很担心自己的未来,因为不仅是专家教授都离开,甚至连医生也往西走了,”华沙公共事务研究所欧洲项目研究组组长阿格涅茨卡·拉达说,“而来到这地方的波兰人,则有效地填补了当地人走后留下的人员空白。”
事实上,2012年,有1万名外国人移居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其中波兰人占了大头:在部分地区,76%的外国移民来自波兰。
“我们这的波兰居民让这儿的社区更加富裕,”德国边境城市策伦廷的一名德国牧师乌尔里克说,“而且还得感谢他们,正因为他们的到来我们才没成为一座空城。而且,现在也有一些德国人与波兰人结婚,这确实很有意思。”“这是一个人口流失严重的区域,而波兰是我们最大的机会,”该州勒克尼茨市的市长梅斯特林说,“感谢波兰人,我们的人口又开始增长。”在边界线附近的很多德国城镇,20%-30%的学生都是波兰人。一家德国报纸曾刊文:“救命啊!波兰人正在雇佣我们。”但实际上,当地的德国人很喜欢波兰人,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富裕的生活。
边界已被“无视”,德国人波兰人成一家
在波兰加入欧盟后,德国与波兰的国境线已不再进行管制。而随着德国人与波兰人频繁而又友好的往来,这片区域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片杂居区——不全是德国人,也不全是波兰人,两国之间的联系已经紧密到几乎很少有国家界限。在德国一些边境城市,已经开通了通往波兰边境城市的城际大巴。
对于两国国境线的被忽视,研究德波边界问题的德国学者克里斯特曼说:“这条边界的物理意义实际上已经消失了,两方国民的交融已经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拥有了一个联合的新身份。德国和波兰的历史也已经和往日截然不同,这才是这里最显著的发展。”
而对于这条边境线的变迁,以及德国人和波兰人实际上已经亲为一家的情况,波兰前总统瓦文萨颇为感慨:“德国人和波兰人已经在这条边界上互相争夺几个世纪了,但现在,这条边界已经真正成为德国和波兰外交上的纽带,我们和德国在历史上也从没像现在这样好……今天,德国人再也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取而代之的是,今天我们与德国共属同一个欧洲家庭”。
本报记者 程垚 编译
(原标题:“消失”的国境线(图))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