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贺岁档并不顺利,从众望期盼的七八十亿到全部撤档,从“史上最强春节档”一夜之间沦为“史上最惨春节档”,和无情的“疫情”一样,冷到了极致。
01,提档——撤档——线上首播
徐峥的新片《囧妈》是风波最多的一部,本来七部大片都是定在了初一上映,这也符合一贯的春节档预期。
然而,在几天的预售票房之后,《唐人探街案3》百花杀尽,将其他六部电影远远地撇在了后来,超过了其他六部电影的预售总和。
而徐峥新片则沦落到了第三,次于光线出品的动画《姜子牙》。

这下,光头大哥坐不住了。
众所周知,《囧妈》的出品方欢喜传媒以前和横店影业签过的保底协议。
倘若电影的实际票房超过了保底的24亿,那么除了保底发行代价之外,双方还可以就保底超出的部分进行票房分配,欢喜为35%,而保底方为65%。

也就是说,这一部电影如果没有达到24亿,那么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和市场风险。
其实,这样的“保底”在电影市场并不是第一次,在2019年春晚档期《疯狂的外星人》中,王宝强公司也以28亿来保底这部电影,然而,最终票房只达到了22亿,并没有达到预期。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徐峥作为股东之一的欢喜传媒决定提档,大年三十提前上映,想要用电影的口碑来达到发酵的目的,挽回电影的预售票房差额。

徐峥此举立即引起了影院以及竞争对手的不满。
本来电影提档也无可厚非。
然而,在疫情爆发的关键时期,《囧妈》的提档让影院原有的计划被打破。
很多的院线工作人员“过不了除夕”,于是,徐峥的微博被很多的影院工作者怒怼,即使他道歉了也难平众怒。


提档就提档了吧,
然而,在电影上映的前两天,《熊出没》和《姜子牙》却宣布退出了档期,为大家的安全考虑。
于是,其他几部电影在压力之下,《囧妈》也选择了撤档,共同为国家防止“疫情”扩散贡献一份力量。

这次的撤档,也就意味着这七部大片将承受高额宣传费的巨大损失。
也是无奈之举,北京春节档的体量可以容纳10部电影,而一般节庆假日也只能容纳三部电影,损失可想而知。
02,
就在昨天,已经宣布撤档的徐峥突然又搞了一出,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欢喜传媒和互联网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支付给欢喜传媒支付6.3亿作为代价。

此言一出,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欢喜的股票就已经涨了43%。


这次合作,对于欢喜传媒来说,眼前的困境迎刃而解,对赌协议终止,电影收入得以保障。
而徐峥此前“强行提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彻底消失,迎来了观众的好感回升。

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
《囧妈》这一部电影如果达到了保底票房的24亿,那么欢喜传媒按照分账比例,大约在8亿左右。
而字节跳动出手阔绰,一口气就给到了6.3亿,这也就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电影的投资和成本。
何况,现在的市场状况和对手情况,《囧妈》达到24亿的成绩的概率几乎为0。
所以,这一次合作,互联网公司虽然花费了6.3亿,但是赚取了流量,增加了好感度;
徐峥抵消了上次提档之后网络上的负面印象,欢喜传媒赚到了收入;
而观众呢,自然是皆大欢喜,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家人共享春节“盛宴”;
看起来,三赢!

03,
要说这次唯一得罪的,那就是影院和同行的利益了。
这不,在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影院已经炸开了锅。
众所周知,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影放映都是相对成熟的流程。
而欢喜传媒的举动,绕开了影院,看似没有了“中间商”,但是却损害了一大批电影工作者的利益。
如果这样的模式成立并且得到了推广,那么以后的电影会纷纷效仿,那么就没有院线工作者,发行方等很多人员什么事情了!
所以,浙江省电影行业2万人率先发起了关于“《囧妈》网络首播”的声明,强烈谴责了这样的“行为”。
声明指出:
“《囧妈》行为,给全国影院带来重大损失,希望欢喜传媒停止电影《囧妈》互联网首播的行为,否则浙江电影行业后续对欢喜传媒及徐峥出品的电影作品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抵制。”

看样子,电影同行是彻底震怒了。
随后,长三角5万多人连夜对这次徐峥新片的举动发出了联合声明。
谴责和抵制的意味更为浓厚。
指出《囧妈》网络首播是“破坏行业基本规则”,“置他人利益而不顾”,“为君子所不齿”的行为。

就在昨天深夜,很多大型院线(包括万达,金逸、大地,博纳在内)对于这件事情,也做出了强烈的回应和指责,提请国家电影局市场处紧急叫停《囧妈》互联网“免费首播、规范电影窗口期”。
并且称各家影院为了电影《囧妈》做了足够的宣传和努力,但是最终的收益却由互联网平台所有,是为了维护自身,而置他人利益不顾的行为。




04,
其实,院线的“震怒”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不管是片方,发行方,还是影院,都需要在一定的规范内行事。
一般线下影院上映和互联网平台首播都有最少一个月的“空窗期”,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影院的正常运行,也可以维护互联网公司的利益。
而徐峥以及欢喜传媒这样的行动,无疑是打破了这样的既定标准。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遭遇到旧事物的联手反对。
笔者觉得,这件事情是有着“双刃影响”的。

没有了院线的参与,整个流程更为简洁,节省了观众的时间和金钱,这是好事。
但是正是因为去院线观影,是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的,这才能迫使电影人不断创新和铸造优质内容,才能够保障票房的回本和口碑;
再者,电影院的视听效果也是播放平台所不能相比的。
而网络平台首映,则会破坏这样的规则,观众观影没有了成本,流媒体买断电影也不再需要以口碑为基础,在以“流量”为基础的前提下,必然会导致小成本电影的泛滥。

有人说,这是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
毕竟,疫情当前,全家人在家免费看一场喜剧,其乐融融。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