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要求城市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同时还要预防重大传染病的发生,确保群众健康卫生得到切实保障。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多地出现,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和流感交织在一起,对广大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而目前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时期,流动人口大幅增加,遍布全国,这更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已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医疗保障、交通保障、商品供应、重大活动服务保障、舆情应对、社会稳定、高校工作等七个小组,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应对机制,每天召开工作调度会,研判疫情,协调各区各部门形成防治合力。立足病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原则,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排查,强化实验室检测和发现报告诊断能力,严密防控输入性病例,严格春节期间人员聚集活动、场所防控的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2日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方案提到,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疾病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病例存在人传人情况,参照SARS和MERS的防控经验判断,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提示: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和流感,建议市民少聚会,少旅行,不去或少去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交地铁火车航班等全程戴口罩,室内常通风,勤洗手;如发热,速到发热门诊就诊。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就诊指南。发热患者可先自行评估,部分情况可先在家休息观察。
若体温超过37.3℃,去医院就诊时应直接去发热门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就诊指南。发热患者可先自行评估,部分情况可先在家休息观察。
在家休息观察小贴士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介绍,体温不超过38℃,并且没有明显的气短、憋喘等症状;年龄在60岁以下或5岁以上;不属于孕妇、慢性病患者或肥胖者,出现发热症状,可先休息观察。
在家期间应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减轻症状的感冒药。同时,采取戴口罩、勤洗手、房间勤通风等措施,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
如果还伴有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近到医院就诊。包括在家观察休息后病情无好转;近期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或去过有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的地区;孕妇,以及有心肺、肾脏等基础性疾病和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人员。
因发热到医院,可就近去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什么是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是医院在冬春季流感等传染病高发季节专门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诊室,为了方便大家就近就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北京市16个区89家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地址和服务时间,其中,84家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去医院前,可先进行查询,到离您最近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发热门诊就诊需戴好口罩
若体温超过37.3℃,去医院就诊时应直接去发热门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到发热门诊就诊时应戴好口罩,主动告诉医务人员近期是否去过有流感或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地区,有无与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近距离接触史,便于医务人员准确确定病情,采取及时适宜的治疗。在专科医疗机构就诊时,请理解和遵守医院发热患者诊疗流程和规范,接受医院工作人员的引导。
温馨提示
到医院探视病人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回家后及时洗手。
北京89所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


如何预防新型冠病毒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最重要的第一招:
戴口罩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戴口罩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就好像是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一道“过滤屏障”。
什么情况下应该戴口罩?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需要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

如果在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学校班级内,有同事或同学感冒的时候

患者与人近距离接触时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首选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建议购买正规企业的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保证密闭性。
注意一次性外科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就诊结束回家后应包好口罩切勿随意扔弃。
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
文章来源:新京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朝阳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