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服务信托业务研究——业务类型、功能定位与前景展望

服务信托的研究价值与定义构想

服务信托的产生背景

2018年末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首次提出服务信托的概念。服务信托的产生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监管部门理清监管思路的需要,更是信托公司探索业务转型发展的需要。

1.社会经济生活中受托人缺失现象广泛存在

当今社会消费形式日益多样化,各种预付款、押金、保证金等财产保管的场景普遍存在,比如,共享单车押金、美容美发、餐饮娱乐、房产预售等各种预付款保管,社区维修基金保管,税费缴纳代办等财产代保管与代缴,二手房交易保证金和B2B贸易保证金保管等。由于缺乏独立的第三方来负责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多数情况下用户资金直接转到商户开设的银行账户中,商家卷款跑路、挪用资金等事件屡见不鲜,严重侵害消费者或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信托公司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与信托制度的破产隔离功能,是这类商业场景中比较理想的受托人。

2.监管机构引导信托公司实现转型发展

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明确统一监管标准、规范非标投资、打破刚性兑付,信托通道业务面临萎缩;在中央“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引导下,政府融资平台信托与房地产信托业务相继受到冲击。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信托资产余额为22.70亿元,较2017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3.50%,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规模下降,同时2018年信托行业整体业绩有所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开始思考与规划信托业的发展方向,强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托理念,并提出“信托业务要坚持发展具有直接融资特点的资金信托,发展以受托管理为特点的服务信托,发展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慈善)信托”。2019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下发“64号文”,传达下半年监管重点为“去通道、控地产,优化结构”,提出要支持信托机构积极培育以受托管理为特点的服务信托,以及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信托,推动信托在财富管理、财富传承、慈善救济、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信托公司拓宽展业范围的内在动力强烈

2018年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出现近8年来的首次下降,全年整体经营业绩有所下滑。在传统融资业务不断受限的背景下,信托公司积极挖掘其他信托功能,拓宽展业范围的内在动力强烈,资产证券化、证券投资服务信托、员工持股信托、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业务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随着金融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信托、资金清结算等服务信托业务需求呈现上升态势。以信托关系作为法律保障,以信托账户作为基本工具,以互联网与金融科技作为技术支撑,信托公司正积极探索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财产保管及其衍生服务。

服务信托的研究价值

1.理清服务信托的制度障碍

目前服务信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涉及的业务类型广泛,属于一种新业务分类口径,制度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首先,服务信托的开展围绕信托账户,即对客户开展的各类金融或非金融活动进行全面管理的“超级账户”,保证过程翔实、可追溯,真正实现对信托财产的有效保管。然而,监管部门还没有建立信托账户的制度安排。其次,服务信托依托于信托法律关系,信托财产独立性是开展服务信托的基本条件,而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最后,在服务信托业务中,信托公司不提供投资理财或融资决策,但需要与主动管理信托产品一样缴纳保障基金。重视对服务信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扫清服务信托展业中的制度障碍。

2.构建服务信托的业务体系

服务信托是信托公司转型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对服务信托的定义与内涵尚未达成共识,有关服务信托的经验分散且缺少主线,从业者只能从既有行业经验推断哪些业务属于服务信托,对服务信托的概念和应用领域缺乏全面而清晰的认知,往往引来的是效仿而非创新发展。因此,关于服务信托的研究对于构建服务信托业务体系、指导信托公司业务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帮助信托公司了解服务信托的基本要素,比如,什么是服务信托?服务信托的基本定位?服务信托的业务类型?每一分类下都包含哪些商业场景?其次,提供服务信托优秀案例,指导信托公司业务实践。通过研究境内外服务信托主要业务类型与发展经验,总结服务信托的业务框架,为信托公司布局服务信托提供经验参考。最后,指导信托公司加强业务能力建设。(1)构建适应服务信托发展的组织架构。服务信托对运营管理能力要求高,需要加强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2)加强提高服务信托运营能力的IT建设。多数服务信托业务具备普惠金融的属性,信托公司需建立强大的IT中心,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电子对账、客户数据管理、大数据中心建设等支持服务信托业务发展。(3)设立符合服务信托特点的考核激励机制。服务信托需要依托规模效应和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能力才能实现盈利,前期需要公司匹配合适的资源并辅以相应的部门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4)匹配适合服务信托发展的审批流程和授权制度。需要根据不同服务信托种类,制定业务审批流程和授权制度,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灵活优势,提高客户响应速度。

3.探索服务信托的商业价值

服务信托商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应用场景对该业务的需求程度,这决定了信托公司开展服务信托业务的盈利方式和盈利能力。服务信托应用场景广泛,在金融领域中,可作为某些特定金融工具创设或资金投放的载体等;在贸易与消费中,除预付卡消费、共享单车押金等场景外,还包含二手房交易中的过户前资金保管、家族财产保管,以及劳务外包公司的薪资福利保管和供应链金融中预收款保管等;在法律与维权领域,维护持有某种财产份额较少的群体合法权利,比如,表决权、诉讼权/维权、经营权、财产分配权等。信托公司可深入不同商业场景,在提供财产保管及其衍生服务的基础上,为委托人提供诸如资产管理、财富传承、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社会福利保障、组织激励以及估值、清结算等其他服务,使服务信托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充,商业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服务信托的定义与内涵

1.服务信托的定义构想

服务信托是指以信托财产独立性为前提,以资产账户和权益账户为载体,以信托财产安全持有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开户/建账/会计、财产保管/登记、交易、执行监督、结算/清算、估值、权益登记/分配、信息披露、业绩归因、合同保管等托管运营类服务的信托业务。

根据不同的信托目的(为投资/融资/支付/风险管理等金融活动提供服务、为传承/保障/公司治理/慈善公益等非金融活动提供服务),服务信托又可细分为证券投资服务信托、资产流动化(资产证券化)信托、贸易结算信托、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年金信托/养老金信托、消费信托、土地流转信托、职工持股信托(及股权激励信托等薪酬福利类信托)、股权信托(及表决权、经营权信托)、慈善与公益信托等。在服务信托业务中,信托公司主要提供托管、运营等管理服务,而非投资理财(或融资)决策或顾问服务。

2.服务信托的核心内涵

首先,服务信托是以信托法律关系的核心要义即财产独立性为前提,以“信托账户”的财产保管为基础。其次,服务信托主要提供托管运营服务,而非投资理财(或融资)决策或顾问服务,这种托管运营服务本质是财产保管及其衍生服务,偏向于事务性服务,而非投融资金融服务。再次,服务信托的信托目的具有多样性,金融与非金融目的均可,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服务信托对金融机构的信用与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对信息技术及金融科技的依赖程度较大,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是核心竞争力。

(课题牵头单位: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摘自:《2019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Categorie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